一、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是否屬于工傷?
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是屬于工傷的,《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對工傷范圍作出了規定,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為工傷或視同工傷。
第十四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四)患職業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間,由于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條規定,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同工傷:
(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二)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三)職工原在軍隊服役,因戰、因公負傷致殘,已取得傷殘軍人證,到用人單位后舊傷復發的。
職工有前款第(一)項、第(二)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職工有前款第(三)項情形的,按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享受除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以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二、交通事故的具體處理流程是什么?
1、職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后造成身體傷害的,應當保護現場并報警,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警后應及時趕赴現場,對事故現場進行勘驗、檢查,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2、職工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后因昏迷、緊急醫療救治等原因未在現場報警的,職工或其近親屬應在事后及時向用人單位報告。
職工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現場報警,事后請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處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接警后三個工作日內根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或案件線索,對事故發生地點的道路情況、事故車輛情況等進行核查,查找并詢問事故當事人和證人。經核查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受理,告知當事人,并在規定時間內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經核查無法證明道路交通事故事實存在,或者不屬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管轄的,應當不予受理,并書面告知當事人。
現實生活當中對于職工的保護力度還是非常強烈的,通常情況下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因為不是本人的原因所導致的一些交通事故發生造成的傷殘的話,都是可以由工傷保險來進行賠付。但是必須要提供相關的證據,還有進行工傷認定。
交通事故中車輛等財物損失主要有哪些鑒定程序?
當事人在交通事故訴訟期間死亡怎么處理?
交通事故承擔連帶責任的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違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29責令拆除是行政處罰嗎
2021-03-23房屋轉租糾紛如何處理
2021-03-07農民工工傷賠償問題
2021-02-01婚姻糾紛狀子怎么寫
2021-02-28幫別人房產抵押貸款有風險嗎
2020-11-20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未登記的房產能繼承嗎
2020-12-16投資保險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2021-01-24保險公司的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是怎樣的
2021-02-19人壽保險合同到期要怎樣繳費
2021-03-14雇人干活受傷用理賠嗎
2020-11-0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保險經紀人過錯行為的責任有哪些
2021-03-17保險受益權的變動分析
2021-03-11河道灘涂地的權屬確認
2021-02-18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未經批準的劃撥土地轉讓是否無效
2020-12-25農村實行土地流轉能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2021-02-03如何判斷自己的農村房屋是不是違建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