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故發生之后,作為當事人不能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逃離現場,這樣只會讓自己承擔的責任更重。這種情況下,應該留在事故現場積極的配合處理才是。那具體來說出了交通事故現場首先要怎么做才好呢?請跟隨律霸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出了交通事故現場首先要怎么做
1、立即報案、搶救傷者和財產。
2、如實向公安機關陳述發生的經過。
3、若被責成向傷者支付搶救費應積極配合。
4、公安交通管理機關根據調查后的情況,結合交通事故等級標準(輕微、一般、重大、特大),應在自發生交通事故之日起,分別在5日內(輕微)、 15日內(一般)、20日內(重、特大)做出《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并發至;如果情節復雜,可分別延長5日、15日、20日;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后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重新認定;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重新認定申請書后三十日內,應當作出維持、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
5、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次要責任。
6、根據責任的大小當事人分別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責任、或者刑事責任。
二、共享汽車交通事故責任怎么認定
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司機都要承擔責任,除非是汽車本身存在故障,才是平臺的問題。
更詳細來說,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分為兩種,即事故責任和合同責任。事故責任由開車的人負責,合同責任則看雙方簽訂合同的約定。而共享汽車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要一個統一的標準,即汽車租賃是屬于信息租賃還是物質租賃。
如果說平臺僅僅是提供信息服務,那么平臺只承擔信息的責任;如果說平臺是出租人,那么就要承擔其他更多的責任。
“共享汽車”在面臨交通事故時,需要區分是雙方駕駛員責任還是汽車本身瑕疵帶來的產品責任:
前者只需依照現有的交通責任事故認定規范進行歸責即可;
而后者所產生的產品責任則可以訴諸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侵權責任法等,平臺自身的“免責條款”不能免除此類法定責任。
如果不幸出了交通事故的話,此時當事人積極對事故作出處理,其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害,那么之后自己需要承擔的責任可能也就不會太重。但如果有逃逸行為的話,不管是否構成了犯罪,此時對肇事者的處罰都是相對比較重的。
車輛與行人發生交通事故處理方法
發生交通事故后如何緊急處理?
交通事故對方主責一直不出面怎么處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休人員返聘期間被辭退賠償問題
2021-02-16為躲電子眼噴涂車牌違法嗎
2020-12-29商鋪買賣中買家與賣家分別交多少稅
2020-12-08住宅室內裝修禁止行為有哪些
2021-01-18怎樣判斷既定事實婚姻
2020-12-08懲罰性賠償適用知識產權侵權嗎
2020-12-20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刑事賠償計算標準
2020-11-21沒通過監護人私自帶走孩子違法嗎
2020-12-14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顧客不小心在超市摔倒誰賠償相關費用有哪些
2021-03-09土地確權后還能建房嗎
2020-12-17臨時工簽勞動合同后違約該怎么處理
2021-03-10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保險條款和費率的審批與備案
2021-03-10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企業財產險有哪些險種
2021-02-25海洋貨物運輸保險中的關系人有哪些
2020-11-29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