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農民征地補償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1、農村土地征用和補償程序不規范。
用地單位未批先征,在未取得人民政府頒發用地批準文書之前,直接與農村基層組織自行確定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圍、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口安置辦法等事項。農村集體組織擅自將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土地補償、失地農民的安置方案等事關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不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而是多由用地單位和農村基層組織直接負責實施。依法應當公告的征地事項沒有向基層群眾,特別是失地農民公開,廣泛征求意見。少數村級組織對征地補償費用收支帳目和對農戶的補償分配不公開,暗箱操作,常常引發農民的不滿和上訪。
2、征地補償標準偏低,補償費用分配不公。
由于現行土地法規對征用土地的補償標準不具體,上下限差距很大,在實際執行中很多用地單位往往取下限標準,補償費用與土地和勞力安置的實際狀況不符,標準明顯偏低。少數農村基層組織與用地單位相互串通,隱瞞真相,高標準補償到村,低標準補償到戶。土地補償費用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沒有明確的分配方案,不公開征求集體組織成員的意見,特別是土地經營權流轉、婚喪嫁娶等情況未認真加以考慮,造成了分配上的不合理。
3、土地補償資金管理不嚴,截留、挪用、克扣等現象較為突出。
土地補償資金應用于對失地農民的補償,專款專用,但有的基層組織卻擴大了支出范圍,用來支付業務招待費、補發干部工資、修建辦公房,借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營利;少數地方白條支出,甚至無帳可查。征地補償的各項費用應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之日3個月內全額支付,但由于撥付環節過多,失地農民不能及時足額得到補償費用,層層截留、挪用、克扣等嚴重損害了農民的利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用,應歸其所有者所有,但實際操作中,因未直接補償到戶,不少被基層單位挪用和克扣。
4、失地農民得不到妥善安置或足夠的補償。
現行土地法規對農民的安置補償標準為該地土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10至16倍,最高不超過30倍,但實際執行的標準偏低,往往難以使他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農民安置形式過于簡單,一般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予以安置,或者一次性補償一定的費用,農民就業和養老未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村級組織既不妥善安置失地農民,又不及時足額兌現安置補助費用,使農民的基本的生產和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
二、對策和措施
(一)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健全和規范土地征用程序。通過立法制定一部完整的土地征收補償的行政法規。一是可以明確界定“公共利益”的具體范疇,防止政府濫用征收權力;二是讓征收補償的工作更有操作性、實用性,規范政府在土地征用過程中的行為,增加了透明度,加強對土地征用過程中各個環節的社會監督,防止土腐敗行為的滋生,以便土地征用工作順利開展;三是通過具體法律、法規形成一套程序來限制國家的權力和保障被征地農村集體和農民個人的利益免受非法征地的侵害,要保障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使農民能夠積極參與進來,同時制定一系列有利于農民有效行使法律救濟的制度,讓農民找到一個合適的救濟途徑。
(二)行政機關依法行政,規范征收行為。土地征收行為的規范與否不僅需要有一些完善的法律法規作為前提,更重要的是作為政府部門,應當在現有法律法規的范圍內不斷完善自己的行政行為,將行政權放到法律的軌道上行使。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證征收過程的公平、公正,才能保證政府征收行為的源頭上不出現問題,才能防止行政行為干預村民自治權的發生。
(三)規范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行為,保證村民自治權的實現。根據法律規定,土地補償款的分配、實施等屬于村民自治權內的事項。而村民自治權能否實現就在于村集體組織,即村民委員會或村小組能否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規范好自己的行為。所以,在土地征收補償的整個過程中,村集體組織應以身作則,對于屬于需要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的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監督好村集體組織,并建立分配方案的合法性審批制度,防止村集體組織濫用權力和腐敗的滋生。
(四)土地管理部門應對農村土地問題應引起高度重視,不斷完善土地頒證制度。首先,對農村土地的開發利用應從有利于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于農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角度考慮,對有效合理利用土地的行為應加強保護,對亂墾、亂占集體土地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特別是對于那些為了獲得征收補償款而毀林開荒的行為要嚴格查處。其次,規范土地頒證制度,作為頒證機關應對申請人提供的材料認真審核,與村、鎮、鄉聯合建立信息溝通機制,對一些面積較大或者可能存在爭議的土地應及時進行協調處理,必要時到現場實地審查,保證土地使用權證產權明晰,四至清楚,既可以規范執法活動,也可以最大化的避免因土地權屬不清引起的矛盾糾紛的發生。再次,在土地征收過程中做好土地征用前的調查以及征地后的權屬變更登記。
(五)導入市場機制,確立“合理補償”的原則。針對目前對土地征收補償原則的規定不明朗的現象,我國應當在借鑒大多數國家和地區做法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具體國情,確立“合理補償”的原則。以市場價格作為征地補償的標準,以市場談判的方式確定補償費用。該原則的確立,可以切實保護被征收土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同時,還應當適當擴大補償的范圍,確定合理的補償標準。一方面應當建立完善的土地評估制度和土地評估方法,在對被征收土地進行科學的評估后,以市價為基礎,綜合考慮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的利益,合理地確定土地征收的補償標準;另一方面,土地征收補償的標準要確保被征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
(六)增加征收的透明度,增強監督和懲治的力度。一是落實征地補償安置聽證制度,政府主管部門不僅要參加,而且也應該有農民代表參加,通過代表更多地聽取民眾意見,政府應把信息公開,將有關征地補償的標準在公告欄、互聯網上進行公示,以供公眾查閱。二是嚴格落實“村級財務公開”和“村務公開”制度,加強對征地款的監管、使用的審批程序。在征地款核算上,各鄉鎮農經、財政部門應加強監管,使征地款盡快按??顚S玫脑瓌t進行核算,實行專戶儲存,避免擠占挪用私分征地款現象的發生。其次,對征收過程中的違法征收行為要堅決予以打擊,將違法用地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對觸犯刑律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查處。
其實,透過北京農村征地過程中存在的這些問題,這是目前農村征地工作中亟待規范的一些矛盾,主要還是因為到現在國家都沒有出臺一部明確的用于指導農村征地工作的法律規定和指導性文件,農民本身在政府征地過程當中的話語權和選擇權,幾乎完全被忽略,無論上至國家政府部門,下至村委會,都忽略了農民本身的話語權。
2020拆遷征地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征地補償費計算方式
福建省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材料買賣是否需要簽合同才能生效
2021-03-19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商標注冊證怎么查詢
2020-11-19公司可以用私人賬戶付公款嗎
2021-03-04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工傷復議期過不能申請行政訴訟嗎
2020-12-06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商業秘密保密協議怎么寫
2020-11-27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試用期離職是否受競業限制
2021-02-23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保險合同的必備條款
2021-03-16保險公司的車險有差別嗎
2021-03-12投保人應該怎么選擇保險公司
2020-12-23拒賠出具什么單據
2021-02-17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生死戀人留下的保險糾葛
2021-02-03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