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是什么
不正當有獎銷售是指經營者在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以提供獎勵(包括金錢、實物、附加服務等)為名,實際上采取欺騙或者其他不當手段損害用戶、消費者的利益,或者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行為。
有獎銷售是一種有效的促銷手段,其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獎勵給所有購買者的附贈式有獎銷售,另一種是獎勵部分購買者的抽獎式有獎銷售。法律并不禁止所有的有獎銷售行為,而僅僅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破壞競爭規則的有獎銷售加以禁止。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以列舉方式禁止經營者從事三類有獎銷售行為。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3年12月9日《關于禁止有獎銷售活動中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若干規定》,對第10條加以細化,禁止以下列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一)所設獎的種類、兌獎條件、獎金金額或者獎品等有獎銷售信息不明確,影響兌獎。
(二)采用謊稱有獎或者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的欺騙方式進行有獎銷售。
(三)抽獎式的有獎銷售,最高獎的金額超過五萬元。
(四)謊稱有獎銷售或者對所設獎的種類,中獎概率,最高獎金額,總金額,獎品種類、數量、質量、提供方法等作虛假不實的表示。
(五)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讓內定人員中獎。
(六)故意將設有中獎標志的商品、獎券不投放市場或者不與商品、獎券同時投放市場;故意將帶有不同獎金金額或者獎品標志的商品、獎券按不同時間投放市場。
(七)其他欺騙性有獎銷售行為。
不正當有獎銷售的行為要點如下:
(1)不正當有獎銷售的主體是經營者。有關機構、團體經政府和政府有關部門批準的有獎募捐及其彩票發售活動不包括在內。
(2)經營者實施了法律禁止的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如欺騙性有獎銷售或巨獎銷售。
(3)經營者實施不正當有獎銷售,目的在于爭奪顧客,擴大市場份額,排擠競爭對手。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6條的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規定從事不正當競爭,受到行政處罰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記入信用記錄,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予以公示。
有關當事人因有獎銷售活動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受到侵害的,可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7條的規定,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不正當有獎銷售行為的知識,如果您還需要其他的幫助,隨時可向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出具買房的出資證明
2020-12-19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破產和解是否有利于債權人債權利益的實現
2021-01-16怎樣確定婚內債務各自承擔
2020-11-26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房地產開發轉讓手續應該如何辦理
2020-11-13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勞務承包合同適用什么法
2020-12-05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勞務外包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0-12-04合同三年可以辭退嗎
2021-01-29自殺案首判中會出現什么問題
2021-03-15定期人壽保險是什么,定期人壽險保如何理賠
2021-03-24人壽保險合同及準備金轉移的規定
2020-12-28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保險合同成立有什么要件
2021-02-07保險合同中條款約定不明應如何理解
2020-12-21保險合同應當包括什么事項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