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死亡事故傷葬費核算標準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7條規定,“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根據上述規定,喪葬費的計算以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標準。受訴法院所在地一般為被告所在地,在無須經過訴訟程序時,即視為事故責任人所在地。
其計算公式為:
喪葬費賠償額 = 事故責任人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6個月
例如:某職工月平均工資為500元/月,這樣,可獲得喪葬費賠償額為500元/月×6個月=3000元。
在確定喪葬費的標準時,要講求實際和客觀,不能講排場,更不能搞封建迷信而影響社會風氣,否則,不合理的一切開支,不能列人喪葬費予以賠償。
二、理論基礎
賠償實際損失的理論
賠償實際財產損失的理論認為,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的死亡,其喪葬支出的費用,是侵權行為所造成的財產損失,因此應當予以全部賠償。這是通行的理論。
提前支付喪葬費利息理論
提前支付喪葬費利息的理論認為,人早晚皆難免于死,其殯葬費用,習慣上是由其遺族支付。侵權行為造成受害人的死亡,死者的殯葬費用不能認為系侵權行為所生損害,而是早晚要支出的費用,充其量僅相當于比本來死期提早支出之費用之利息之損害而已。因此這種賠償金應當賠償提前支付喪葬費的利息為合理。
上述兩種理論的對比選擇
應用前一種理論作為喪葬費賠償的基礎,賠償數額較高;依據后一種理論作為賠償的基礎,則賠償數額很低。
從實踐上看,采用后一種理論作為賠償基礎,盡管合乎道理,但不合乎情理。對此,考慮一般的人倫理道德觀念,應當采用前一種理論確定喪葬費賠償問題。
注:在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征求意見稿在網上公布后,有的網民提出意見建議,喪葬費的賠償有悖賠償理論,支付喪葬費只是一種習慣的傳統做法和對侵權人的經濟懲罰措施。理由是人總是要死的,侵權行為致人死亡和自然死亡均須支出喪葬費用,故該項費用屬于必然支出,只是提前支出了,特別是精神損害賠償已有規定的情況下,喪葬費更不應列為財產損失。不僅本解釋涉及此項規定,就是《民法通則》、《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行政法規也涉及此項規定,只不過大家同情死者誰也不愿意率先提出廢除該規定罷了。因此,建議在本解釋中取消賠償喪葬費的規定。 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未采納這一意見,仍將喪葬費賠償作為賠償項目之一。
如果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了交通事故后,不僅會給雙方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時也是會影響到受害人的工作和生活各個方面,那么在發生了交通事故后,受害人也是可以向事故的責任方來索要相應的賠償,一般會包括醫療費、誤工費,如果出現死亡也可以申請喪葬費。
什么是喪葬費,北京喪葬費標準是多少?
車禍喪葬費賠償標準
交通事故喪葬費的標準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無期徒刑可以緩刑嗎
2020-12-22如何收養非婚生子女
2021-01-20什么情況下應該賠償勞動者損失
2020-11-08倉儲合同中違反有效承諾合同是否能成立
2020-12-03關于房產繼承的問題
2020-11-18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住宅小區內發生車禍責任怎么劃分
2020-11-19房產贈與的份額很少怎么收稅
2020-12-26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關于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適用范圍
2020-12-20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人身保險可以適用代位追償嗎
2021-02-18學生平安保險不適用財產保險的“損失補償性原則
2020-12-05土地轉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2020-12-09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征地拆遷申請信息公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5修高鐵征收補償與城市規劃拆遷補償,有區別嗎
2020-11-25惠來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