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與名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嗎
擅自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包裝構成不正當競爭。因為使用與知名品牌類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品牌相混淆,容易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品牌而購買,這樣不僅會給該知名品牌帶來負面影響,同時也會給其帶來損失。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五條 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當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
(一)假冒他人的注冊商標;
(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或者使用與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稱、包裝、裝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購買者誤認為是該知名商品;
(三)擅自使用他人的企業名稱或者姓名,引人誤認為是他人的商品;
(四)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標志等質量標志,偽造產地,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表示。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構成要件
一,行為主體為經營者。經營者是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的法人.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這里所說的經營者強調的是從事了經營活動的主體,而不論其是否有法定資格或能力。這里所說的主體包括一般主體和特殊主體,后者包括非法經營者和政府及其所屬部門。
二,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
三,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
四,行為主體存在主觀過錯。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定義
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指經營者在市場競爭中,采取非法的或者有悖于公認的商業道德的手段和方式,與其他經營者相競爭的行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正當競爭行為五花八門、形形色色、舉不勝舉。所以,各個國家的競爭法律制度往往首先對不正當競爭行為作出概括性的規定,然后再具體列舉出典型的、突出的、在一定時期內比較嚴重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明文加以禁止。
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表現形式
中國的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章列舉規定了11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其中四種屬于限制競爭行為,另外七種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分別包括市場混淆、商業賄賂、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侵犯商業秘密、低價傾銷、違反規定的有獎銷售、商業毀謗。
因此,在宣傳活動中,借用他人的商標提升自己的美譽度,以及搭便車利用知名商標宣傳自己的行為也是違法行為,這種行為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如果您還有這方面的其他疑問,可以到律霸網找律師進行專業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收購轉讓程序是什么
2021-01-09未依法提交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19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私營企業嗎
2020-12-20擔保抵押同意書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7傷殘鑒定是如何的
2021-02-15社區戒毒的決定主體
2020-11-20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未約定授權期限合同不成立嗎
2020-11-14商標侵權行為刑事立案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5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出口產品責任險的保險費是如何計算的
2021-02-13投保家庭財產保險應當考慮哪些事項
2021-01-31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解除保險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06保險受益權的產生
2020-12-01全權代理有怎樣的效力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