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故意傷害他人自首并取得諒解的會被判實刑嗎
會,要看具體傷害他人程度,但自首取得諒解有機會從輕處罰。
《刑法》第六十七條【自首】
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
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
犯罪嫌疑人雖不具有前兩款規定的自首情節,但是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從輕處罰;因其如實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別嚴重后果發生的,可以減輕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二、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和毆打他人的區別有哪些
1、行為方式不同。
故意傷害行為概念的外延大于毆打他人行為概念的外延。毆打他人的行為方式主要是拳打腳踢、扇耳光等;而故意傷害的行為方式還包括使用器械對人體進行傷害,如使用石頭、棍棒、刀斧等器械傷人,驅使動物傷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氣體或液體傷人、電擊傷人等。
2、客觀方面表現不同。
毆打他人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以毆打他人的方式,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只要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實施了毆打他人的行為,不論其是否造成被害人受傷,即可以依法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故意傷害的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傷害他人身體健康,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
3、傷害程度不同。
毆打他人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主要目的,一般只是造成他人身體皮肉的暫時疼痛,并不一定造成人體傷害后果;而故意傷害主觀上是以傷害他人身體為主要目的,行為的后果是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4、目的不同。
毆打他人行為主觀上不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目的,一般只造成他人身體暫時的疼痛,不一定造成被侵害人身體的實際損害,意在“打一頓出氣”;而故意傷害行為主觀上則以傷害他人身體健康為直接目的,造成他人身體傷害的可能性較大,意在“使他人身體受傷”。
故意傷害他人自首并取得諒解的會被判實刑嗎?故意傷害他人的犯罪嫌疑人如果能夠取得受害者諒解,且主動自首等等行為,是有助于減輕處罰。故意傷害他人自首并取得諒解的人有哪些處罰,可以要解決建議您來律霸網找律師好好解答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患者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1-01-18未成年工作須要辦社保嗎
2021-03-15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具有何種職權
2020-12-21物權法(草案)名詞解釋-----抵押權
2021-03-19創業型企業貸款申請書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6離婚夫妻財產房屋分割問題
2020-12-23在轉繼承糾紛中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2021-03-202020挪用公款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22欺詐訂立的合同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6脅迫協議無效怎么取證
2020-12-30婚后男方出軌如何離婚
2020-12-20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投連險有什么風險
2021-02-19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車上人員險賠償范圍多大
2021-02-07玻璃單獨碎險是什么
2021-03-09肖X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的民事判決書
2020-11-12人壽保險理賠手續是什么,理賠標準又是怎么樣的
2021-01-17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什么是保險理賠原則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