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征地拆遷,空掛戶無房戶有補償嗎?
進行征地拆遷時如果空掛戶是沒有房屋的,由于空掛戶實際并不跟落戶的集體經濟組織產生實際關系,因此是沒有經濟補償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
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
征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并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
征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對因征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二、農村拆遷賠償工作存在哪些問題?
1、 征地拆遷對象抵觸情緒較大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征地拆遷會使農民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并喪失依附土地的相關權益。農民失去土地就意味著“農民下崗”,失去了勞動的對象,會使農民生活來源沒有著落,而且要失去祖輩留下來或自己辛苦一生積蓄換來的房產,同時要改變他們熟悉的生存環境,打破或影響他們原有交往的社會關系,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對農民來說,征地拆遷無疑是一件天大的的事。就是對城市的拆遷戶來講,雖然沒有土地問題,但房屋一旦被拆,可能買不到或買不起自己認為合適的住房,也要改變早已習慣了的生活環境,對一個家庭無疑也是一件頭等大事。這就使得農民或居民會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抵觸情緒,發生一些矛盾與沖突,需要花力氣進行宣傳、解釋與化解。
2、在利益調整過程中,部分群眾心態失衡引發沖突
在利益調整過程中,部分群眾心態失衡引發沖突。在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過程中,隨著利益格局的調整,一部分社會成員、階層、群體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響,沒有受益或受益較少的群眾出現心理不平衡,出現了賠償、補償、漫天要價等不合理要求。當要求不能滿足時,部分群眾就采取上訪或鬧事等形式爭取其利益,存在“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不鬧不解決”以及“法不責眾”的錯誤心態,認為聚眾鬧事是唯一可以解決問題,獲得實際利益的途徑,進而故意擴大事態,給政府部門施加壓力,達到個人目的。
3、征地拆遷政策還待完善
從國家層面講,雖然頒布了《土地管理法》、《物權法》、《關于完善征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城市房屋拆遷估價指導意見》等法律法規,地方政府也頒發了一些實施細則,但是,征地拆遷政策還是顯得尚待完善,給征地拆遷工作帶來了些許困難。
既沒有房子也長期都不在本村生活,實際上,本村的拆遷改造工程就跟當事人完全都沒有任何的關系,有些空掛戶之所以能獲得一部分的經濟補償,那是因為當事人在本村最起碼有房子,既然要拆遷掉當事人的自建房,就不能因為是空掛戶不給補償。
征地拆遷行政訴訟 律師費用是多少?
關于征地拆遷信息公開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夫妻在婚前可以約定婚前協議嗎
2021-01-25固定資產屬于可變現資產嗎
2020-12-01暴力催收報警有用嗎
2020-12-17刮蹭隔天報案有效嗎
2021-02-26肇事逃逸最多判幾年
2021-03-11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索取回扣造成損失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22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是否構成合同詐騙罪
2021-02-24公司不履行貿易合同怎么辦
2021-03-25集資房上市需要交納什么費用
2021-03-25婚后簽署放棄產權的協議有效嗎
2021-03-14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同等責任定損需要雙方保險都在嗎
2021-03-09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怎么辦
2021-02-15保險合同簽定后能換被保險人嗎
2020-11-18理賠金給付的規定有哪些
2021-01-11保險欺詐是什么意思呢
2021-03-03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旅行社責任險與旅游意外險五大不同
20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