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改拆遷,簽訂補償協議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1.明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主體資格
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第一項內容即是要明確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的主體是誰。一份合法有效的協議首要內容就是要有適格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九條規定:當事人訂立合同,應當具有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其中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通過自己的行為享有權利與承擔義務的資格。
2.拆遷行為的前提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稱被征收人)給予公平補償。
可見拆遷行為是不可以任意實施的,其除須具有必備的形式前提——獲得有權機關批準、取得拆遷許可證外,還需要具備實質的前提,即符合城市總體與局部規劃,有利于舊城履行、改善環境與保護文物古跡。如拆遷的目的不符合上述條件的,則其為違法拆遷,該違法性質可以是形式上的違法與實質上的違法。
3.被拆遷房屋概況
被拆遷房屋概況是否明晰,將影響被拆遷人可得的補償款是否恰當合法。
《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
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被征收房屋的價值,由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按照房屋征收評估辦法評估確定。
4.約定拆遷安置補償事宜
拆遷安置補償事宜的約定共分兩部分:
(一)拆遷房屋補償費。
(二)搬遷補助費及臨時安置補助費。
(三)其他補償費。
5.協議履行的約定
(一)補償費的支付。
補償費的支付應當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產權交換房屋的交付;另一是補償款的支付。
a.房屋的交付:
(1)交付時間須約定。
(2)交付內容須約定。
b.補償款的支付。
(二)房屋的騰退。
被拆遷人房屋的騰退是房屋拆遷人權利實現的表現之一,是拆遷安置補償協議實現的后果。如果約定的騰退時間屆至而被拆遷人沒有履行義務的,
拆遷人可以提出申請繼而引起強制拆遷程序,以保證拆遷工程的順利進行,并保證工程項目總體進度的正常實施。同樣,對于被拆遷人來說,騰退房屋的約定限制了其對房屋享有的占有、使用與收益等權利,其權利期限截止到騰退房屋的時間。
(三)房屋等不動產權利的注銷。
6.其他事項的約定
(一)違約責任。
(二)糾紛的處理。
(三)協議的效力。
棚戶區改造補償不合理可以提高嗎
棚改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國家拆遷“大棚房”時可以獲得補償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除了有保護和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之外,主要還有哪些責任
2020-12-07公司法司法解釋三是如何規定股東抽逃出資的
2021-01-21商號可以變更嗎
2021-02-18事后保證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1-03-16交通運輸工具是否可以質押
2020-12-09單剝奪政治權利未釋放如何處理
2021-02-09離婚需要多長時間
2020-11-24公司規章制度設立方法
2021-03-02勞動關系轉移知識
2021-03-11兒童意外險限額是多少
2020-11-2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案例分析
2021-02-20反思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存在的困境
2021-03-06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答辯狀
2021-01-17如何投保旅游保險?
2021-03-17有關土地承包合同變更案例
2021-02-11永久性土地轉讓合同是永久有效的么
2020-12-03拆遷權益糾紛能否訴訟
2021-02-01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