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先,明確你的房子所在土地性質是國有還是集體所有
據我國《憲法》第十條、《土地管理法》第八條,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
因此,我國土地所有權主體只有兩個:國家和集體。
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條,以下土地屬于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
(一)城市市區土地;
(二)農村和城市郊區中已經依法沒收、征收、征購為國有的土地;
(三)國家依法征收的土地;
(四)依法不屬于集體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灘涂及其他土地;
(五)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全部成員轉為城鎮居民的,原屬于其成員集體所有的土地;
(六)因國家組織移民、自然災害等原因,農民成建制遷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屬遷移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為:
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以外的農村和城市郊區土地,以及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
如果無法確認自己房屋所在土地是國有還是集體所有,可以通過查看不動產權屬登記書或者向國土房管部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確定。
二、確定土地性質后,便可以確定補償的法律依據
如果房屋所在土地為國有,那么其征收與補償須按照國務院2011年實施的《國有土地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行。該《條例》的補償標準為,被征收房屋周邊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對被征收人較為公平合理。
而如果房屋所在土地為集體所有,法律依據一般為《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和《征收土地公告辦法》三部法律。這三部法律規定,被征收房屋,按照重置成本價進行補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對被征收拆遷人的保護。
但在實踐中,對集體土地上房屋的征收補償標準,一般高于房屋重置成本價,低于市場價,這種現象在城中村改造項目中尤為明顯。
在立法領域,也開始傾向于對集體土地上房屋征收的保護,如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集體土地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12條第二款規定:"征收農村集體土地時涉及被征收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進行安置補償,補償安置時房屋所在地已納入城市規劃區,土地權利人請求參照執行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補償標準的,人民法院一般應予支持,但應當扣除已經取得的土地補償費。"但具體補償數額,應綜合多方面因素同拆遷方協商確定。
三、集體土地上征收拆遷應該補什么?
在明確了我們的土地性質為集體土地,及所依據的法律之后,我們就需要確定集體土地上征收拆遷需要補什么了。
根據我國《憲法》及《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原用途給予補償。
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
土地補償費是集體土地征收與國有土地征收的一個標志,其主要是補償土地所有者及土地使用者失去土地及土地使用權的一種補償。
安置補助費則是因集體土地征收,對在集體土地上生活的人的一種安置費用。
地上附著物補償費,則主要是包括房子、養殖場在內的地上附著物品的補償;而青苗補償,則不要是對未成熟及未收貨農作物的一種補償。
按照我國現行法律,集體土地上征收拆遷的補償,主要包括以上四種。
四、四種補償費應該按照什么標準補償呢?
《土地管理法》規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六到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沒人占有耕地的數量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償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產值的十五倍。如果依次標準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
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
而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歸檔繳納新材地開發建設基金。
五、集體土地上征收拆遷補償應該怎么分?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
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需要安置的人員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安置的,安置補補助費支付給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由農村集體經濟佐治管理和使用;
由其他單位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安置單位;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安置人員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市、縣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安置補助費使用情況的監督。
由此,可以看出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所有者所有,安置補助費專款專用,用于安置被拆遷人員。而土地補償費,則歸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
那么,作為歸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補償費,是否都應該被村委會所截留,村民是否有權要求分割這部門款項呢?
對于此問題,我國現行法律未做出明確規定。但土地補償費其是指是對土地收益的補償,土地收益是農業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占有、經營土地而獲得的經濟利益。
土地補償費是對農民未來土地收益所做的折現補償,若全部被村委會截留,村民今后的生存將難以保證。
所以,土地補償費應主要用于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安置和社會保障,其余部分可用于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因興辦公益事業或修建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選擇之債不能履行而特定是什么意思
2021-01-07冒名頂替勞動仲裁會受理嗎
2021-03-21重婚案件受害人可以自己到法院起訴嗎
2021-03-11絕對控股的股東轉讓股權要通知他人嗎
2020-12-17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贍養父母是憲法規定的義務嗎
2021-03-05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定金合同生效時間怎么算
2021-02-03土地糾紛有人做偽證可以報警嗎
2020-12-01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如何指定人壽保險的受益人
2021-03-10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飛機延誤賠償在哪領
2021-03-16保險合同的全面履行原則是什么
2021-01-21把別人車撞了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0-12-26財產保險合同中的第一受益人寫誰更好
2021-01-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有什么內容
2021-03-12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兩類“地補”糾紛應當作為民事案件由法院立案審理
202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