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應遵循以下規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2、按照考察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3、遵守考察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4、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報考察機關批準
二、緩刑的法律后果
1、考驗期滿沒有違反人合規定,則原刑罰不再執行,并公開予以宣告
2、在考研期限內犯新罪,或者發現判決宣告之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緩刑,對新犯的罪或者新發現的罪作出判決,把前罪和后罪依刑法69條規定數罪并罰
3、緩刑考驗期間,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規定的,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
三、緩刑考驗期間如果過失犯罪該如何處置
犯罪最本質的特征是行為的社會危害性,行為的社會危害性達到刑罰處罰的標準,就應用刑法來評價,從而定罪量刑。而量刑同樣也是依據行為社會危害性的大小來衡量,行為的社會危害性大,量刑就高,反之已然。判斷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大小,則要根據犯罪事實、犯罪的性質、犯罪的情節、犯罪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程度來綜合衡量。而主觀惡性,只是包含于犯罪的情節,是主觀方面的內容。所以對緩刑考驗期間又過失犯罪的罪犯,以其主觀惡性不大為理由,認為可以再判處緩刑,是片面的。
其次,從過失犯罪的罪過形式上看,其主觀惡性不小。
犯罪的罪過形式分認識因素和意志因素,過失犯罪的罪過形式是應當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出于疏忽大意或過于自信的心理而違反了某種制度或規定,以致發生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而過失犯罪的罪犯,均以違反了某種制度或規定為前提,其對相關部門制定制度或規定的重要性是明知的,都知道凡制定某一項制度或規定都是在避免某種危險,否則會發生嚴重的危害性。在這種心理狀態下,基于某一目的,故意違反了制度或規定,導致發生了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
我國刑法中的緩刑是以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為前提。對犯罪人宣告緩刑,既不是無罪判決,也不是免除刑罰,而是以刑罰的強制力為后盾,以犯罪人在緩刑期內不致再危害社會為條件,保持著執行刑罰的可能性。對于緩刑犯罪來說,宣告緩刑迫緩刑犯嚴格管束自己,檢點自己的行為,以免重落法網,這正是刑罰的威懾力所致。因此,緩刑并非脫離刑罰的強制性而獨立存在,而是在保持原判刑罰效力的影響下才能有效地實施。
綜上所述,緩刑考驗期間如果過失犯罪只要是構成犯罪,都要撤銷緩刑,不但這樣,還要與原判刑罰進行數罪并罰,一起執行,不分故意還是過失。
如果你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本網站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銷企業還能恢復嗎
2021-03-21如何判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2020-11-19男方在女方孕期提離婚會凈身出戶嗎
2021-02-19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下落不明三年的人已被宣告死亡了嗎
2021-01-02消除不良逾期記錄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3離職時降工資合法嗎
2020-11-20臨時用地到期可以處罰嗎
2021-01-12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勞動者如何協商調崗保證自身權益
2020-12-15事業單位解聘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1-01-21辦理人壽保險有哪些流程是什么,在哪些情形下壽險公司會拒賠
2020-11-12家用車擅改運營,保險公司是否能拒賠
2020-12-21適用保險合同解釋原則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14保險合同變可分為幾種情況
2021-01-20女朋友可以成為保險合同的受益人嗎
2021-02-05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如何進行保險理賠程序,保險理賠時效又是幾年
2020-12-04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有哪些形式
2021-01-01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可以是公司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