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權具有廣義和狹義的區別,廣義上來講指公民具有自由言論的權利,狹義上來說沉默權在國際法中是人權中的一項權利。我國刑法雖然有不得以暴力言行逼供嫌疑犯承認罪行的明確規定,但是尚且還沒有規定嫌疑犯具有沉默權,即對罪行拒絕陳述的權利。那么什么是沉默權?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對這個問題詳細討論一下。
一、什么是沉默權?
沉默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訊問或出庭受審時,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權利。在西方各國的刑事訴訟中,大都賦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權,并且被認為是受刑事追訴者用以自衛的最重要的一項訴訟權利。
二、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
確立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沉默權已是大勢所趨,是現代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之一,是保障人權的重要體現,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沉默權的確立,對完善我國刑事訴訟制度有著深遠的重大意義,它必將給我國的刑事訴訟制度帶來深刻的變化,必將使我國的刑事訴訟程序步入更加民主化、科學化的軌道。
其一,我國已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在履行公約義務的范圍內,我國應承擔相應的責任。一旦條件成熟,全國人大常委會將批準該公約。公約第14條第三項庚目有關沉默權的內容,應為我們所接受。
其二,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明確寫入“國家尊重和保護人權”,表明我國全面推進人權事業和保護公民權利的決心和信心。引入沉默權制度,切實保護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權益,是我國司法文明進步的必然要求。
其三,引入沉默權制度有助于促進和保障司法公正,完善刑事訴訟的結構與功能,加強控辯雙方的激烈對抗,保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權益。現代刑事訴訟實行控、辯、審分離模式,控、辯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法官居中裁判。只有控、辯雙方力量大致均衡,才能查明案件事實,實現裁判公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處于被追訴的地位,人身自由受到嚴格限制,與國家公訴機關相比,力量懸殊。面對控方的攻擊指控,辯方只有通過行使沉默權以彌補防御力量的不足。
綜上沉默權是現代法治社會所必須具備的權利內容之一,確立沉默權是法制建設的歷史趨向。沉默權的引入對于我國司法體系的完善、人民人身權益的保障都是有益處的。以上“我國引入沉默權的必要性是什么?”問題的相關解答小編就先介紹到這里,大家的其它疑問可以咨詢律霸的專業律師。
201 年最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2020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
公司清算時怎么保護債權人權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標侵權判決書會怎么下發
2021-01-30對勞務派遣人員違紀應怎么處罰
2021-02-02農民工工資擔保保證金繳納比例是多少
2021-02-192020年什么情況下累犯能判緩刑
2021-03-06財產保全錯了可要求賠償嗎
2021-01-26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土地出讓程序
2021-02-02保障性住房在沒辦房本前可以抵押嗎
2020-11-13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非工傷醫療期滿后如何賠償
2021-03-15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產品責任險與公眾責任保險的比較
2021-02-20保險代理人的類別可以分為哪幾種
2021-03-01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死差益與死差損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04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城中村改造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