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作為違法構成要件要素的行為也被我國刑法理論成為危害行為。
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也可以說不要離開行為談犯罪,離開行為就不要談犯罪。離開了行為談犯罪,是在談一種感覺。不能夠具體精確區分各種犯罪和未完成形態。
行為是基于意思的身體動靜。刑法上的行為,是指基于人的意識實施的客觀上侵害法益的身體活動。具有有體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個特征。
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有意性,是人的意識,基于人的意識而做出的。這是行為的主觀要素。所以,無意識的舉動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體的痙攣、抽搐、夢中的動作等,并非行為。
有害性,是行為必須客觀上侵害了法益,這是行為的實質要素,違法構成要件所規定的行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為。所以,沒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轉讓協議與增資協議有什么區別
2021-01-24試點納稅人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如何納稅
2021-01-13知識產權是財產權利嗎
2020-12-03事實勞動關系主要包括哪幾種情形
2021-01-15哪些情形視為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04侵權行為會影響企業征信嗎
2020-11-25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職業禁忌癥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021-01-03小公司倒閉了怎么給員工賠償
2021-03-17雇傭關系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25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解除方式有哪些
2020-12-06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公司為何在運輸合同中拒絕賠償
2021-01-29如何防范保險糾紛
2021-02-20吉化爆炸案理賠可能僅幾萬元 損失應由誰買單
2021-03-04車險理賠次數與保費有什么關系
2020-12-15萬能保險 UniversalLife
2021-03-01土地租賃合同范本(一)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