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是侵犯法益的行為。作為違法構成要件要素的行為也被我國刑法理論成為危害行為。
沒有行為就沒有犯罪。也可以說不要離開行為談犯罪,離開行為就不要談犯罪。離開了行為談犯罪,是在談一種感覺。不能夠具體精確區分各種犯罪和未完成形態。
行為是基于意思的身體動靜。刑法上的行為,是指基于人的意識實施的客觀上侵害法益的身體活動。具有有體性、有意性和有害性三個特征。
有體性,是人的身體活動,包括積極活動與消極活動。所以,思想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行為是客觀的,外在的表現,能夠改變客觀世界,侵害法益。
有意性,是人的意識,基于人的意識而做出的。這是行為的主觀要素。所以,無意識的舉動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被排除在犯罪之外。譬如身體的痙攣、抽搐、夢中的動作等,并非行為。
有害性,是行為必須客觀上侵害了法益,這是行為的實質要素,違法構成要件所規定的行為,都是侵害法益的行為。所以,沒有法益侵害性的行為被排除在行為之外,隨之也被排除在犯罪之外(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主體包括哪些
2020-11-24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未登記抵押權是否享受別除權
2021-01-15關于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涉及的幾個常見問題
2021-01-21以贍養為條件的贈與能否撤銷
2021-02-17車被保全有時間限制嗎
2021-01-20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設立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營運資金額有限制嗎
2021-03-13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兼職是否可以簽訂競業限制協議書
2020-11-15實習期的員工辭職書范文是怎樣的
2020-12-11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勞動爭議案件訴訟指南
2021-02-09保險單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2021-01-27交強險理賠怎么查勘和定損
2020-12-02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合理性如何認定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