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介紹:
犯罪嫌疑人劉某2006年10月24日14時許駕駛一二輪摩托車,在濱海縣由甲鎮往乙鄉某村六組水泥路段上,因遇情況措施不當,撞上由西向東橫過馬路的王某,致王當場死亡。劉某受傷住院治療,車輛部分損壞。
分歧意見:
對劉某的行為構成何罪,有兩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交通肇事罪。理由是:劉某在駕車行駛過程中違反了交通管理法規的規定,違章行駛因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致橫穿馬路的王某死亡,其行為已經違反《刑法》中關于交通肇事罪的規定,所以應定交通肇事罪。
第二種意見認為,劉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理由是:劉某行駛的某村境內的水泥路段不屬于公共交通管理法規范圍內,是其疏忽大意,與王某相撞,致王死亡,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因此不應定交通肇事罪,而應定過失致人死亡罪。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首先,劉某的行為地發生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外。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的公路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的,“經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定的城間、城鄉間、鄉間能行駛汽車的公共道路。”該《條例》第四條中規定,鄉道是由鄉人民政府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的道路。
本案中,劉某行駛的乙鄉某村境內的水泥路是未經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定的道路,且該條水泥路不是由乙鄉人民政府負責修建和管理的,而是由該村村民集資修建的,非《條例》中規定的鄉道。所以不屬于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而我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交通肇事是指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因違反交通運輸規章制度發生的重大事故。從這一層面講,劉某的行為發生地不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圍內。因而不具備構成交通肇事罪的前提條件。
按照最高法2000年第33號公告《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在實行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圍外,駕駛機動車輛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死亡、或者致使公共財產、或者其他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構成犯罪的分別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條、第一百三十九條、第二百三十三條等規定定罪處罰”的規定,鄭某的行為應按《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定罪處罰。
其次,過失致人死亡罪與交通肇事罪有其不同之處。我國《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了因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
第一,在客體上,過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是公民的生命權,給特定的個別人造成死亡或者數量有限的財產損失,不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屬于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的范疇;而交通肇事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罪,即能夠同時造成不特定的多人死亡或者公私財產的廣泛損害,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性質。
第二,客觀行為上兩者的重要區別是,構成交通肇事罪必須有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的行為;嚴重后果必須由違章行為造成的,且違反規章制度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必須發生在整個交通運輸活動過程中。而過失致人死亡要求行為人實施了沒有預料會發生致人死亡后果的過失行為,無論該行為是作為還是不作為。
最后,劉某的行為符合過失致人死亡罪的構成要件。首先,劉某駕駛二輪摩托車由南向北行駛在某村境內的水泥路上時,此時王某在其前方由東向西橫穿馬路,劉某采取措施不當,與王某相撞,致王某當場死亡。客觀上劉某實施了過失致人死亡的行為;在行駛過程中,劉某沒有預料到王某會在此時橫穿馬路,疏忽大意,致王當場死亡。主觀上劉某對王某死亡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
由此可以認定,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劉某的行為構成過失致人死亡罪,應以此罪追究其法律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拘留黨員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27哺乳期員工不服從調崗可以開除嗎
2020-11-12九級傷殘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1-02-07賣方收了定金能違約嗎
2021-02-04什么是公司破產程序終結
2021-01-11借條到期重寫怎么寫
2021-03-21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訂婚了女方想退婚了怎么辦
2021-03-18民事調解到期不給錢如何處理
2020-11-26解除勞動合同之后多久生效
2020-12-17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如何申請
2020-11-29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生效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2020-11-13保險合同中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3-05在保險公司掛職有危險嗎
2021-03-06保險合同的變更內容包括了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05買了保險之后可以退保嗎
2021-03-05建筑用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