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構成條件:
(1)行為人的交通肇事行為必須達到“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程度,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前提和基礎。如果行為人沒有造成上述嚴重后果而逃逸的,則不應認定該行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僅能作為治安處罰的從重情節考慮。
(2)行為人在逃逸時必須明知自己的行為導致了交通事故的發生,這是行為人的主觀認知因素。如果行為人沒有意識到交通事故的發生而離開現場,則不能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認定其構成一般交通肇事罪。需要強調的是,筆者所說的“明知”,是指行為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如果行為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造成交通事故而裝作不知道,逃離事故現場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3)逃逸的目的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這是認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一個重要因素。實踐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數人是因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親友及其他圍觀群眾的毆打而逃跑,這些人往往在逃離現場后,很快通過報告領導或報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處理。顯然,這些人的主觀惡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認定時加以區分,以保證準確適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縱。當然,行為人出于正當目的逃離現場后,必須及時向有關機關報案,接受法律處理,否則,如果行為人一逃便杳無音信,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4)行為人的逃逸行為不應僅限于“逃離事故現場”。我國刑法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并不是單指的當場逃逸,也包括事后逃逸,關鍵是看行為人的主觀目的與社會危害性,交通肇事后,雖及時將被害人送往醫院搶救,但在之后卻畏罪逃跑的仍應認定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贍養義務可以協議免除嗎
2021-01-02代位繼承的效力如何
2021-03-06駕照屬于行政許可嗎
2021-02-22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小孩偷父母錢去超市買東西可以退貨嗎
2021-02-25房地產開發企業的不正當經營行為有哪些
2020-12-31集資房交易受法律的保護嗎
2021-02-03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調崗后沒采用書面形式但員工已就崗,什么時候提出異議有效
2021-03-16外包的意義
2020-12-16別人掛我公司現在欠農民工工資不給怎么辦
2021-02-10壽險理賠流程
2020-11-18怎樣為車輛買保險
2020-12-07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2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二手車買保險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