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罪自首的司法認定探討
一、交通肇事罪自首的不同觀點
我國《刑法》第67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目前,刑法學界通說認為自首的認定,“按照罪刑法定原則,應嚴格根據刑法規定自首的二要件認定。如果再以三要件認定自首,無法律依據。”至于交通肇事罪中是否存在自首,主要有以下不同的觀點:
1、否定論
該觀點認為,交通肇事罪不存在自首。理由是:在《道路交
通安全法》和其他一些交通法規中,都規定有駕駛員肇事后要主動報案、保護好現場、搶救被害人等特別要求。因而在事實上,大多數肇事者都是遵照規定主動向有關部門報案,并及時搶救被害人的,毋須公安部門追捕歸案。這是法律對肇事者規定的特別義務。履行了這種義務,只是做了他們應做的事,不能被認定為是自首予以從寬處理。
否定的觀點目前已很少有人主張,絕大多數學者認為,交通肇事罪中是存在自首的。
2、肯定論
該觀點認為,交通肇事罪和其他罪一樣,也可以成立自首。但因交通肇事罪在立法上分為三個刑檔,所以在肯定論中對于自首存在的范圍,又有不同認識:
(1)廣義說
該觀點認為,只要肇事者不是在肇事后企圖脫逃被公安機關等抓獲或被群眾扭送有關機關,而是主動向有關機關或人員報案聽候處理的,就應認定為自首,予以從寬處理。至于那些在肇事后畏罪潛逃,后又悔悟或出于其他動機自動投案、如實交代罪行,并接受審判的,同樣應認定為自首。只因自首自覺程度不同,前一種情況從寬處罰的幅度應大于后者。自首存在于交通肇事的各個階段,肇事后逃逸自動投案自然構成自首,而交通肇事后積極進行搶救并向有關機關投案,也應當認為構成自首。
(2)狹義說
該觀點認為,交通肇事罪是一種特殊的過失犯罪,自首一般只存在于肇事后逃逸的情況中;即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逸,但在公安機關抓捕歸案之前,又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接受審查和裁判。
(3)折衷說
該觀點認為,交通肇事罪的自首有兩種:一種是交通肇事逃跑后又自動歸案的自首(狹義說僅限于這種情形);另一種是肇事后能逃跑而不逃跑的自首(窄于廣義說)。逃跑后又自動歸案的自首是一般情形,能逃跑而不逃跑的自首是例外。能逃跑而不逃跑的是指肇事發生在夜間或郊野偏僻之處,除了被害人之外別無他人發現,而且肇事者本人沒有受傷,肇事車輛完好無損。此種情形,實實在在反映出肇事者真誠悔罪的誠意,因此應該認定為自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警現場處罰寫錯車牌該怎么行政復議
2020-12-18非全日制用工的勞動關系特點有哪些
2020-11-18放棄繼承權聲明書要公證嗎
2021-03-19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訴訟離婚由哪個法院管轄,離婚訴訟途徑有哪些
2021-02-2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能代表業主起訴嗎
2020-11-24單方解除合同的法律后果
2021-03-24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新車可以異地購買交強險嗎
2021-01-02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交通事故同等責任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2-28人民財產保險理賠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06免責期
2020-11-16土地轉讓稅費有哪些
2020-11-15高鐵拆遷是強制性的嗎,必須拆遷嗎
2021-01-26拆遷公司來談補償,應該出示哪些文件
2021-02-08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棚戶區拆遷與商業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01房屋拆遷賠償費及投訴的法律常識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