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詐騙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哪些情形
l、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
這種情形是指投保人為獲取保險金,故意使用虛假的證明材料或虛構事實編造保險標的,發生保險事故后非法獲取保險金的行為。所謂保險標的,是指作為保險對象的財產及其有關利益或者人的壽命和身體。
2、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
所渭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事故。保險事故發生后,依照保險合同請求給付保險金時,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應當向保險人提供其所能提供的與確認保險事故的性質、原因、損失程度等有關的證明和資料。保險人只對保險責任范圍內的保險事故承擔賠償責任或給付保險金。對于不屬于保險責任范圍的保險事故,行為人編造發生事故的虛假原因以騙取保險金,或者雖屬保險責任范圍的保險事故,但行為人偽造證據或夸大損失程度以擴大受益金額的,都屬于詐騙保險金的行為。這里所謂對發生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主要是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為了騙取保險金,在發生保險事故后,對造成保險事故的原因作虛假的陳述或者隱瞞真實情況的行為。我國有關保險方面的法律、法規一般都明確規定了某種保險的責任范圍及除外條款,以明確保險人在什么情況下才負有保險賠償責任,什么情況下不予賠償。故一般保險合同中關于保險事故發生后的賠償約定都是有條件的,也是有一定原因的,不是對任何原因引起的保險事故保險人都負賠償責任。編造的虛假原因就是指編造那些使保險人承擔保險責任的虛假原因。如財產保險中的火災險,如果火災的原因是由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過錯行為引致,按照財產保險條款的除外責任的規定,保險公司就不負賠償責任。為了取得賠償,彌補自己的損失,有的投保人在保險人調查事故原因過程中,不如實反映情況,而故意編造與事實相悸的虛假原因,例如聲稱是由于雷電所致等自然原因引起的火災,使保險人承擔保險事故賠償責任、從而騙取保險賠償。所謂夸大損失程度騙取保險金的,是指投保人、被投保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故意夸大由于保險事故造成保險標的的損失程度,從而更多地取得保險賠償金的行為。應當明確的是,該項規定的“對發生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損失的程度”是兩種行為,行為人只要實施了其中的一個行為,就構成犯罪,應當依照本罪追究刑事責任。
3、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
保險事故,是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能向保險人提出索賠以及保險人依合同約定的責任進行賠償的前提條件。如果沒有發生合同約定的保險事故,就不能借此索賠,否則以謊稱保險事故發生而取得賠償的,即屬違反誠實信用、最大善意原則的保險欺詐行為。所謂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是指保險事故在實際沒有發生的情況下,采取虛構、捏造事實的方法,欺騙保險人,謊稱保險事故已發生而騙取保險金的行為,如把并沒有丟失的參加保險的財產謊稱已經丟失;并沒有發生保險財產被毀的事件,卻謊稱為因保險事故被毀。例如,某參加保險的汽車,在車庫爆炸失火時被及時轉移并未損壞,卻謊稱巳被爆炸完全被毀而騙取保險金的,就是這種編造保險事故發生而騙取保險金的行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在沒有發生保險事故的情況下,謊稱發生了保險事故,向保險人提出索賠或者給予保險金請求的,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并不退還保險費,即要行為人承擔實施此項欺詐行為尚未騙得保險金的民事上的法律責任。如果利用此種謊稱保險事故發生的欺詐行為實際取得了數額較大的保險金,則屬本罪客觀之行為,即構成本項所規定的此項保險詐騙犯罪。
4、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
顯然,這項犯罪行為只限于財產保險活動中。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作為一種經濟補償的法律制度的保險,其意旨是為了抗御并防范災害。保險人進行保險經營,就是要為了避免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與意外事故的發生或少發生,即使發生了,也要盡量抑制其蔓延而造成損失的擴大。如果本來沒有發生保險事故,卻通過人為的故意辦法而加以制造,致使財物遭受損失,無疑是一種為法律所禁止的不法之行為,構成犯罪的,還應依法追究其有關的刑事責任。倘若又借此向保險人索賠而騙取保險金,顯然又有悸于保險制度的本質與宗旨,因而亦為保險法律制度所不容。實施制造保險事故而故意造成財產損失所騙取保險金的,不僅要承擔此行為造成實際損失所應負的各種法律責任,如制造火災、爆炸保險事故的,應分別承擔放火罪、爆炸罪的刑事責任;如違反交通法規,故意破壞交通工具、交通設施的,則應分別承擔破壞交通工具罪、破壞交通設施罪的刑事責任等等。不僅如此,而且還應承擔由此行為騙取保險金的各種責任。所謂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是指在保險合同的有效期限內、故意造成使保險標的出險的保險事故,致使保險財產損失,從而騙取保險金的行為。如因違章導致翻車,為索取保險金,使用炸藥使其徹底破壞并謊稱是他人炸毀而騙取保險金的,就是這種犯罪行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制造保險事故發生的犯罪行為,只有出于故意時才能構成本罪,如果是由于過失,爾后又騙取保險金的,對于保險法律制度來講,則屬于編造保險事故發生的原因騙取保險金的違法犯罪行為,不構成犯罪時,只承擔民事責任、如不能獲得保險賠償等。構成犯罪的,則構成本罪,同時也不排除過失致財產損失的這一行為而應負的其他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對“保險詐騙罪在客觀方面上表現為哪些情形”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侵權人賠償后可否再要求雇主賠償
2021-02-03無期徒刑減刑的要求有哪些
2021-01-25公司任意解散包括哪些方面
2021-03-24單位公款可以打到個人賬戶嗎
2021-02-13勞務派遣的員工致害由誰擔責
2020-12-10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雇員保險金權益
2020-12-25交通意外險何時不用理賠
2021-01-27怎樣區分保險事故發生前后的解除
2020-12-26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性質及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3保險合同爭議怎么處理
2021-03-01旅行社責任險保險管理辦法內容有哪些
2021-01-14理賠有爭議該怎么解決
2021-03-18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拆遷補償方案公示后,沒有征集被拆遷人意見,怎么辦
2021-03-05征收土地房屋拆遷委托書的格式
2021-03-22誰有權分割公房的拆遷補償款
2020-11-25拆遷補償陷阱有哪些及怎樣多分補償款
2021-03-13什么是“小產權房”它與農村拆遷安置房和農民的私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