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借款構成詐騙罪嗎
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是否構成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故意以不真實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于錯誤認識,從而達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關系的不法行為。
“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區別罪與非罪界限的重要標準。在認定詐騙貸款罪時,不能簡單地認為,只要貸款到期不能償還,就以詐騙貸款罪論處。實際生活中、貸款不能按期償還的情況時有發生,其原因也很復雜,如有的因為經營不善或者市場行情的變動,使營利計劃無法實現不能按時償還貸款。
這種情況中,行為人雖然主觀有過錯,但其沒有非法占有貸款的目的,故不能以本罪認定。有的是本人對自己的償還能力估計過高,以致不能按時還貸,這種情形行為人主觀上雖然具有過失,但其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不應以本罪論處。只有那些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欺騙的方法取得貸款的行為,才構成貸款詐騙罪。
要把貸款詐騙與借貸糾紛區別開來。有些借貸人在獲得貸款后長期拖欠不還,甚至在申請貸款時就有夸大履約能力、編造謊言等情節,而到期又未能償還。這種借貸糾紛,十分容易與貸款詐騙相混淆。
詐騙罪構成條件:
客體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公私財物所有權。有些犯罪活動,雖然也使用某些欺騙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經濟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體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財產所有權。所以,不構成詐騙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的,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罪。
客觀要件
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
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主體要件
本罪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構成本罪。
主觀要件
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詐騙罪是由自然人構成的犯罪,且其主觀心態表現為故意,表現形式是通過欺騙的方式來獲得非法財物。看了詐騙罪的構成要件后,大家一定對詐騙罪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國對詐騙罪的處罰與詐騙的情節、非法所得的數額是有關系的。如果您想深入了解詐騙罪的量刑,你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我們會為您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犯罪受傷是否擔責
2021-03-04人身傷亡的交通肇事如何處理
2021-01-07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脅迫婚姻宣布撤銷時可以請求賠償嗎
2021-03-10民事執行的基本準則有哪些
2020-12-15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公司倒閉員工按入職時間怎么賠償
2021-01-18勞動合同到期,單位不續簽勞動合同要如何補償
2020-11-15勞務派遣協議范本
2021-01-16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獲得第三者賠償后還可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嗎
2021-01-29保險公司拒賠理由有哪些
2020-12-27提前還貸后如何退保險?
2020-12-02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用途有什么
2021-01-2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