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一個行為是否屬于交通肇事逃逸罪呢?交通肇事逃逸罪的認定標準是怎樣的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有關文章,歡迎大家閱讀了解!
交通肇事逃逸罪與交通肇事罪的區別
(一)犯罪客體的上的區別。犯罪客體是區別此罪彼罪的重要標準,交通肇事的犯罪的客體是交通運輸的正常秩序與安全,交通肇事行為人完成交通肇事行為時違反了交通法規、給公共安全帶來嚴重威脅,故交通肇事罪屬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逃逸行為侵犯的是我國法律保護的國家正常司法追訴活動、公民人身權、財產權;
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規定,在道路上發生交通事故,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停車,保護現場;造成人身傷亡的,車輛駕駛人應當立即搶救受傷人員,并迅速報告執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因搶救受傷人員變動現場的,應當標明位置。乘車人、過往車輛駕駛人、過往行人應當予以協助。
交通肇事者在肇事后有迅速報案接受交通警察或公安機關調查處理的義務,但在刑法上,我國并未規定行為人犯罪后必須報案接受有關機關調查處理,逃逸行為侵犯刑法保護的客體只能是公民人身、財產安全。逃逸行為人肇事后逃逸,一般不再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而威脅到受害人的生命權、健康權或財產權。
(二)犯罪的主觀方面上的區別。交通肇事罪是典型的過失犯罪,交通肇事行為人對造成交通肇事嚴重后果的心理態度是過失的。至于對于違反交通法規來說,則往往是明知故犯。但判定行為人主觀性質的依據不是針對行為本身,而是行為可能造成的后果。犯罪行為人對交通肇事的結果的發生完全是出于過失。如果行為人對違章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持故意態度,就不能認定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逃逸人對逃逸造成的后果果在主觀上既可能出于過失也可能出于故意。
鑒于交通肇事后行為人對逃逸造成的結果本身有時是持直接故意的心理;而該行為所侵害的客體也不再是公共安全,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及財產;逃逸行為已經不再只是一個情節,而完全可以作為獨立的罪行,當然也不是所有逃逸行為都構成犯罪,只有當行為達到可能造成生命、財產等無法挽回的損失的程度才能構成犯罪,即其犯罪形態為危險犯,而由于行為本身的主觀惡性程度,以及搶救被害人生命危險的緊迫性,這種危險只要達到抽象的危險即可。可見,逃逸和交通肇事之間是有著重大區別的,交通肇事的外延已經不能包括逃逸了。據此筆者認為,我國立法將逃逸作為交通肇事罪的一個情節是不妥當的。
定性
交通肇事逃逸明顯不同于交通肇事,那么,對逃逸應如何定性呢?理論界有如下觀點:
(一)獨立罪名說。論者認為,交通肇事后逃逸而致人死亡,完全符合一個獨立的犯罪行為所具有的全部構成要件,成立一個新的不作為。又由于《解釋》認為,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為中,可以出現共同犯罪,再由于我國刑法明確把這種情況的故意殺人行為排除在故意殺人罪的罪名范圍外,因此,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就應構成一個新罪。把“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罪”作為一個獨立的罪名,符合該種行為的主客觀特征,同時,可以解決理論上關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主觀罪過的爭論,防止出現故意犯罪與過失犯罪定相同罪名的邏輯矛盾,解決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行為的共同犯罪問題,不至于出現共同過失犯罪這一與法律規定相悖的結論。
此論者看到了逃逸行為的獨立性,是可取的,但錯在僅將“逃逸致人死亡”獨立出來而沒有看到這種獨立性來自于在“肇事后逃逸”時已經轉化的心理。因此獨立成為罪名的應該是肇事后逃逸而不是“逃逸致人死亡”,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
(二)轉化犯說。認為具有“逃逸致人死亡”的情節,交通肇事罪就轉化成為故意犯罪。不難看出,此種轉化犯的含義似乎與我國刑法分則中規定的其他轉化犯(如搶奪罪轉化為搶劫罪,以及部分轉化為非法經營罪的罪名)有所不同,這些罪的主觀方面并不發生變化,只是由于具有特定情節轉化為其他罪名,因此該說存在明顯漏洞。
(三)吸收犯。此論者認為交通肇事后畏罪潛逃行為符合吸收犯的特征,具有吸收關系:交通肇事是前行為,是一種作為行為,主觀上是過失;而對所造成的嚴重后果放任不管則是后行為,是一種不作為行為,主觀上是故意(間接),前、后兩個行為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如果兩個行為均構成犯罪,則應按吸收原則定罪量刑,而不能一律都按交通肇事處理。照此說法“肇事者逃逸致人死亡的,按故意殺人罪;沒有致人死亡的按交通肇事罪。”這顯然有點粗糙。
(四)數罪說。基于交通肇事罪是過失犯罪,而逃逸致人死亡是故意行為的認識,認為逃逸致人死亡不能包含在內,而應該構成故意殺人罪與交通肇事罪數罪并罰。此說有很大的合理性,但錯在沒有考慮到情節輕微等復雜情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的內容
2021-03-20違法強拆后向哪個部門投訴
2021-01-25老公失業而離婚可以離嗎
2020-12-24同意股權轉讓需要多久
2021-01-26如何申請商標
2020-11-23船舶留置權的留置物的修理費歸誰
2021-01-13非法封路怎么處理
2021-03-23死緩減刑后最低執行期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07具體如何理解婚姻自由
2020-12-06房子保全后多久失效,還可以續保嗎
2021-02-19無償償幫工受傷的責任誰承擔
2020-12-11農民工意外死亡最少獲賠額為多少?
2021-02-26剛簽的勞務派遣合同改簽外包合同合法嗎
2021-03-08北京在職員工違反保密協議如何處罰
2021-01-30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事故發生后如何才能盡快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1-02-26可以構成保險人解除保險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18保險合同給人下“套”
2020-11-11外資保險公司籌建工作完成時間是多久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