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條件
它應該符合四個條件:
一.正當防衛所針對的,必須是不法侵害;
二.必須是在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的時候;
三.正當防衛不能超越一定限度。
正當防衛的本質在于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它有以下基本特征:
1、正當防衛是目的正當性和行為的防衛性的統一。
目的正當性是指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行為的防衛性是指正當防衛是在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同不法侵害作斗爭的行為。他既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種權利,又是公民在道義上應盡的義務,是一種正義行為,應受到法律的保護。目的正當性與行為的防衛性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目的的正當性制約著行為的防衛性。其次,行為的防衛性體現著目的的正當性,是目的正當性的客觀表現。
2、正當防衛是主觀的防衛意圖和客觀上的防衛行為的統一。
防衛意圖,是指防衛人意識到不法侵害正在進行,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利,而決意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的心理狀態。正當防衛在客觀上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了一定的人身或者財產的損害,因此具有犯罪的外觀。但是,正當防衛與犯罪具有本質的區別,我們只有看到正當防衛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國家和其他合法權益的本質,才能真正把握住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的依據。
3、正當防衛是社會政治評價和法律評價的統一。
正當防衛的目的是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且客觀上具有制止不法侵害、保護合法權益的性質。因此,正當防衛沒有法益侵害性,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社會政治評價;正當防衛不具備犯罪構成,沒有刑事違法性,因此,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這是我國刑法對正當防衛的肯定的法律評價。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防衛是排除社會危害性和阻止刑事違法性的統一。
防衛過當概念、特征及罪過形式
防衛過當是指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的損害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防衛過當具有以下特征:
1.防衛過當的犯罪客體只能是其所構成的具體犯罪的客體。對于防衛過當,應當依據其罪過形式和客觀行為的性質,按照我國刑法分則的有關條文定罪量刑。
2.防衛過當在客觀上表現為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其具有防衛前提且不具有社會危害性,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3.防衛過當構成犯罪的,行為人主觀上必然有罪過。這種罪過表現為行為人對自己的防衛行為是否會明顯超過必要限度的主觀心理態度。
關于防衛過當的罪過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防衛人明知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而造成重大損害,為了達到正當防衛目的而放任這種重大損害發生的,是間接故意的防衛過當。
(2)防衛人知道自己的防衛行為可能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的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但輕信這種重大損害不會發生,是過于自信過失的防衛過當。
(3)防衛人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為明顯超過了正當防衛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至發生重大損害的,是忽視大意的過失。
(二)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
防衛過當的刑事責任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防衛過當的定罪;二是防衛過當的處罰。
防衛過當本身不是獨立的罪名,對防衛過當應根據防衛人主觀上的罪過形式及客觀上造成的具體危害結果來確定罪名。從司法實踐來看,防衛過當行為觸犯的罪名主要有(間接)故意殺人罪、過失致死罪、(間接)故意傷害罪和過失重傷罪。為了表明防衛過當的情況,在制作判決書時,應當注明因防衛過當而構成某種犯罪。
刑法第二十條第二款規定,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為在防衛過當的情形中防衛人主觀上是為了保護合法權益免受不法侵害,雖然對不法侵害者造成了不應有的損害,但其行為的客觀危害性比其他犯罪行為小的多,所以,對防衛過當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三)關于防衛過當刑事責任的規定,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
但因為正當防衛行為是不法侵害引起的,是為了使被不法侵害者所侵害的客體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所以“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四)關于對正在進行的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正當防衛行為不負責任的規定。
本款是對第三款的重要補充。對于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由于這些不法侵害行為性質嚴重,且強度大,情況緊急,因此,采取正當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所謂“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是指與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類似的暴力犯罪,如在人群中實施爆炸犯罪等。
案例
案情:2012年10月22日10時許,被告人江某與朋友在一燒烤攤吃宵夜,由于夜市攤生意紅火,人很多。李某從江某等人的座位經過時碰到了江某,為此發生了爭執,最后引發了斗毆,因為江某一方人多,李某打不過就跑出了夜市攤十多米站著,江某等人看了下李某沒有跑遠,就持酒瓶、椅子朝李某追去,李某見狀繼續跑,最后李某躲閃不及被江某用酒瓶打擊腦袋,在打斗過程中,李某持酒瓶碎片扎傷了江某的大腿,最終導致江某受重傷,李某受輕傷。案件發生后李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在本案審理過程中,李某辯稱其行為屬于正當防衛行為,不應對其定罪。本案中江某和李某的互毆行為中,雙方均有加害對方的故意,如果傷情達到刑法規定的傷勢時,均可以構成故意傷害類罪。所以該互毆行為是不存在正當防衛的。但是在李某停止與江某的互毆時,并已跑出爭執范圍時,李某已停止了加害行為。而江某等人則有繼續加害李某的不法意圖,并且實際實施了繼續加害行為。李某在不敵的情況下,用扎傷了江某。此種情形下,行為的性質已經轉變,從原來的互毆變為一方對另一方的加害,李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對加害人實施了防衛行為,應認定為正當防衛。
綜上所述,如果他人對自己進行行兇的,我們是可以進行正當的防衛來保護我們自己的,但是如果自己的防衛行為會明顯超過正當防衛的一些行為方式,這樣是需要追究一定的法律責任的。若還有相關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定罪免處怎樣處理
2021-01-28信托收益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1-06勞動法辭退賠償
2021-02-13董事會成員由誰任命
2020-12-08法定代表人與公司連帶責任要件
2020-12-08行政處罰告知行為是否可訴
2021-01-22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異地結婚需準備哪些材料
2021-03-20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學生在學校感染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5非公有制經濟包括哪些
2020-11-17如何應付房屋租賃中易見的法律糾紛
2020-11-26公司勞務分包給個人合法嗎
2020-12-29抵押物被另賣他人怎么辦
2020-12-26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案例分析
2021-03-15車主無責保險拒賠車損合法嗎
2020-11-14外資保險公司可以經營的保險業務是什么
2020-12-27同一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同時兼營財產和人身業務嗎
2021-02-13我國關于養老保險的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