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事實上就是將自己的交通肇事犯罪行為由他人頂替,由他人來替自己承擔交通肇事的法律責任。為使頂罪行為得以實現,在一般情況下,行為人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當即離開現場。即使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來頂替自己的行為,由頂替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雙方要聯系,要預謀。分析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的行為,具有以下特征:
1.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為了使自己不受法律追究;
2.由頂替人向交警部門作虛假供述,承認自己是交通肇事的行為人,目的在于包庇罪犯,意圖使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
3.一般情況下,行為人與頂替人有利益關系。可見,使行為人逃避法律追究,是交通肇事后找人頂罪行為的本質特征。
行為人為使頂罪行為得以實現,在一般情況下,交通事故發生后會當即離開現場,即使暫時留在現場,也不會承認自己是肇事人,他肯定是找其他人來頂替自己的行為,由頂替人來承擔自己的責任。在交通事故發生后,不是去查看、關心受害人的傷情怎么樣,而是急于離開事故現場,聯系朋友,預謀頂罪事宜,使頂替行為得以實現。即使當時在事故現場徘徊或者逗留,面對交警的詢問,他也不會講清事故的真實情況,筆者認為這種行為就是“逃跑”。就像最高人民法院孫*工所講:“逃跑”,并沒有時間和場所的限定。據交通管理部門提供的情況,有的肇事人并未在肇事后立即逃離現場(有的是不可能逃跑),而是在將傷者送至醫院后或者等待交通部門處理的時候逃跑。如果僅將逃逸界定為逃離現場,那么會影響對這類犯罪行為的懲處。因此,只要是在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為,都應視為“交通肇事后逃逸”。
綜上,筆者認為,行為人找人頂罪的行為主觀上是為了逃避法律追究,客觀上實施了“逃跑”的行為,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的犯罪構成要件,應認定為“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小朋友高空拋物砸傷人怎么劃分責任
2020-12-28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一級傷殘鑒定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20交通事故賠償協議有哪些要求
2021-03-24財產保全可凍結配偶的嗎
2021-02-09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交通事故傷殘補償
2021-01-30框架合同是否需要約定有效期
2021-02-23效力待定合同是否履行
2020-12-21債權被保全后是否可以轉讓
2021-03-25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勞動關系勞務關系賠償區別
2021-02-10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勞動保障部門管理失業保險工作的職責
2020-11-2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責任可以免除
2021-01-22網上買的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7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土地承包程序是什么
2021-03-04村里有權讓已婚婦女土地轉讓嗎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