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城市:亳州律師 日喀則律師 承德律師 臨滄律師 咸陽律師 宜賓律師 三門峽律師 馬鞍山律師 防城港律師
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的問題一直倍受法學理論界和實務界的關注,是牽涉到各方利益的關鍵和熱點。然而,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的條件以及合同效力受到若干個強制規范的影響,為了能讓大家了解并解決一些問題,今天律霸小編將給大家普及相關知識。
一、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的條件
《土地承包法》第41條規定:“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經發包方同意,可以將全部或者部分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該農戶同發包方確立新的承包關系,原來承包方與發包方在該土地上的承包關系即行終止。”按該條規定,轉讓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符合以下條件:
轉讓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只有農民可以完全不依*土地生活的時候,才應允許其轉讓。目前農民進城發展的情況比較負載。有的是農閑時進城打工,農忙時回家種地;有的是有相對穩定的工作,已在城市生活了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他們通常是合同工,合同終止即失去生活來源;有的已在城鎮安家置業;有的在城市上學;有的是進入國家機關、國有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工作。這些人的相當一部分,當失去工作,失去生活來源和生活保障時,可能回到他們的故鄉,他們的承包地維持基本的生活。《土地承包法》第41條規定:“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的才可以轉讓土地,不具備這一條件的不應允許轉讓土地。至于什么叫“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實踐中可根據實際具體情況而定。有一點明確的是,所謂穩定的職業不能是農業職業。經發包方同意,規定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要經發包方同意,而不像轉包、出租和互換土地承包經營權只需向發包方備案即可,這是因為:一方面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使得原由的承包關系終止,發包方與受讓方要確立新的承包關系,特別是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向本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農戶轉讓,發包方與承包方的關系也不再是集體經濟組織與成員的內部關系,受讓方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承包主體資格,是否具有承包經營的能力,直接關系到承包義務的履行。另一方面,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將使承包方失去土地,如果由承包方隨意轉讓土地就可能出現某些人為了欠窄還錢或游手好閑,將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款項花光后,又要集體經濟組織為其負擔生活保障或又向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承包地的情況。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許經發包方同意是必要的。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轉讓土地的,發包方應予準許。受讓方應當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該條件對受讓方有二方面的要求:一是,受讓方必須從事農業生產;二是受讓方是農戶。投資開發農業的工商企業,城鎮居民,外商不能夠成為受讓方。要受讓方應當是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可以保證土地的農業生產用途,滿足其他農戶對土地這一生產資料的需求。
二、強制性規范與土地承包合同轉讓合同效力的關系
《農村土地承包法》主要是從發包方同意、主體資格、合同內容、合同形式等方面限
制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其立法初衷是避免因承包經營權的自由轉讓,產生各種負面的影響。通過對法律的規范目的分析、綜合平衡各方的利益關系,在多數情況下,這些強制性規范并不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只有“土地的性質和用途”是絕對的禁止性規定,如果違反該規定,就會導致轉讓合同無效。否則的話,就不能保障有限的耕地資源,不能實現國家對土地用途的管制,會影響到人們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發包方同意”與否,不能當然否定轉讓合同的效力,因為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的一項財產權利,是一種用益物權,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權利。如果動輒就以發包方的意志來影響農民轉讓承包經營權,會極大的削弱農民的財產權利。不能以轉讓方與受讓方是否具有相應的主體資格,否定轉讓合同的效力;對轉讓方要求“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是穩定的收入來源”是“法律保姆”的表現,忽視了農民的自由選擇權;限制受讓方的初衷是保護土地的用途,但是通過土地的用途管制就可達到立法目的,沒有必要再對其進行限制,并且還可能導致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的狹隙。因為承包經營權的轉讓行為涉及的利益巨大,需要符合基本的法定形式,從而維護各方的利益,因此違反法定的形式,在一般情況下會導致轉讓合同的無效,但是可以通過履行行為補正形式的瑕疵。另外,登記與否不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本集體組織成員是否行使優先權,一般情況下,也不影響轉讓合同的效力。
綜上所述,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的條件、合同效力與公共利益是密切相關的。國家對土地承包合同轉讓做出的一系列的規定和方針,是為了保證人民的利益,也是為了穩定社會集體的利益,以及國家的繁榮發展。土地承包合同轉讓的相關內容還有許多,具體實際的問題具體分析,建議大家咨詢專業律師來解答。
什么情形下可以解除土地承包經營合同?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到期怎么辦
土地承包合同訂立程序是怎么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的性質是怎樣的
2021-03-19國家賠償的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06股東代表訴訟股東必須需要持股百分之十嗎
2020-11-15公職人員參與非法集資如何處罰
2020-11-12擔保人有擔保期限嗎
2020-12-14改裝車違法嗎,改裝后要怎么過年檢
2021-02-25失信名單寬限期是指什么
2021-01-12北京長期員工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07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地役權合同模板舉例
2020-12-27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公司搬遷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3-09新員工調崗管理流程怎么進行
2021-03-22辭職不批準去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0-12-25勞動糾紛一裁終局的情形
2021-03-06公司是否可以單方面給員工降薪
2020-11-12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合同上寫工作兩年后交保險合法嗎
2021-01-17財物被他人毀壞后后可否要求他人和保險公司都賠償
2020-12-08保險合同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