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撞者當場死亡后司機逃逸司機是不是構成交通肇事逃逸?
(一)交警部門推定肇事者負全部責任違反客觀事實
在司法實務中,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2條規定:“發生交通事故后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根據這條規定,交警大隊在行為人逃逸后一般都認定機動車駕駛者承擔全部責任。但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91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也就是說,交警部門的鑒定應當首先根據當事人在發生事故時的行為對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來確定,只有在當事人逃逸致使無法確定事故責任時才能依據逃逸行為確定駕駛者承擔全部責任,而非即便責任能夠弄清也不予落實,一律認定逃逸者承擔全部責任。
(二)行政責任認定不能等同于刑事責任認定
行政法律責任是行政法主體因為侵犯行政法權利或者不履行行政法義務而承擔的強制性后果。行政法律責任的性質是社會責任,過錯原則是行政法律責任的基本歸責原則,無過錯責任是補充性的歸責原則。而刑事責任則是因為實施犯罪行為而對犯罪人施加非難的可能性,表明了國家對犯罪行為的否定性評價和對犯罪人的譴責,刑罰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正義和預防犯罪。因此,刑事責任往往具有倫理屬性,排斥結果責任。如果簡單地依據行政責任認定的結果來評價嫌疑人的刑事責任,無疑會擴大刑法的適用。
(三)逃逸行為本身不能認定其構成交通肇事罪
在交通肇事犯罪中,逃逸只是犯罪的加重情形,是依附于基本犯罪的,不是認定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依據,不能成為獨立意義的犯罪。
交通肇事逃逸是否影響定罪量刑
根據《刑法》第13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交通肇事后逃逸和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都屬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節,但二者適用的情形不同。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是指行為人在交通肇事后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無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逃逸是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直接原因。而本案中在羅某某逃逸和被害人死亡之間則又插人了另外一個強有力的原因,造成被害人死亡,即高某某在被害人已經掙扎著爬起來時將其撞死。
一個人的預見力所及的范圍是他的理性能夠控制的范圍,如果他能夠預見一定事實的出現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他仍然采取了某種行為,使被害人置于受該事實影響的可能性中,他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甲在人流擁擠的集市上將燃燒的爆竹扔向乙,乙又扔了出去,炸到了丙,甲要對丙承擔責任,雖然甲的行為沒有直接導致丙的損害,但甲在當時的情況下完全能夠預見到爆竹可能被乙扔出去炸到別人。相反,如果甲將乙撞傷,趕忙把乙送往醫院治療,醫生由于誤診發生醫療交通事故,導致乙死亡,則甲不應承擔乙死亡的責任。醫療交通事故并不是醫院工作中的正常情況,正常情況下是無法預見的。
發生交通事故后司機不要逃逸,也不要離開事故現場,不然你需要為自己行為承擔法律代價。被撞者當場死亡后司機逃逸會受到哪些處罰,當事人可以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傷殘評定時間期限是幾天
2020-12-01勞動關系的特征有哪些
2020-12-29眼晴工傷鑒定的標準是怎樣的
2020-11-19拆遷維權委托律師需要多少費用
2020-12-18小企業怎樣增加注冊資本
2021-01-27什么是累犯?什么是自首?
2021-01-16人身損害賠償怎么計算
2020-11-22房產怎么解除抵押
2021-02-21施工總承包單位要開設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嗎
2020-12-13離婚財產保全手續有哪些
2021-03-01勞動者受工傷燒傷怎么賠償
2021-03-20降薪是否需要變更合同
2021-02-22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是什么
2021-01-29消防工程質保期幾年
2021-03-11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拼車出事故責任誰來擔
2021-02-10意外險的責任期限和保險期限有區別嗎
2021-03-12有產品責任險的產品可不可以放心購買
2021-01-05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自然災害車受損強保會賠嗎
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