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酒后駕駛致死是否過失犯罪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酒后駕駛機動車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不是過失犯罪,明知自己酒后還駕駛機動車是屬于故意犯罪的表現。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第一百三十三條?【交通肇事罪】違反交通運輸管理法規,因而發生重大事故,致人重傷、死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二、過失犯罪的情形有哪些
(一)疏忽大意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以致發生這種結果,從而構成犯罪。所謂“應當預見”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可能發生結果的認識能力而言。“應當預見”要求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斷,包括根據行為人的年齡、工作職責、文化程度、知識水平、工作經驗、生活經驗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說粗心大意、忽略、忘記、沒想到等。
(二)過于自信的過失犯罪,即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了這種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構成犯罪。這種過失,就行為人的認識能力來說,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同時又忙著某種僥幸心理,輕信這種結果也許不會發生。
(三)應當注意的是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規定,與故意犯罪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在過失犯罪的構成條件上作了很大限制,過失行為只有造成嚴重危害社會的結果,刑法才規定為犯罪,如果沒有造成實際危害結果,雖有過失行為,則不是犯罪,可以進行教育或行政處罰。而在故意犯罪中,許多犯罪只要行為一經實施,就構成犯罪,比如行為人實施了殺人行為,雖然由于某種原因沒有得逞,也應當負殺人未遂的刑事責任。二是在處罰上,鑒于過失犯罪的主觀惡性比故意犯罪小,刑法對過失犯罪的處罰比對故意犯罪的處罰規定得輕。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酒后駕駛機動車構成交通肇事罪的,不是過失犯罪,明知自己酒后還駕駛機動車是屬于故意犯罪的表現。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院拒絕開轉院證明是否違反相關法律法規
2020-11-09如何認定雇傭關系
2021-01-09租賃房屋頂塌下來如何賠
2020-12-0115萬的款付律師費多少
2021-03-05行政處罰法立案后多長時間處理
2021-03-16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如何認定行人故意事故
2021-01-17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懷孕工傷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19婚前房產已贈與并過戶還能反悔嗎
2020-12-26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對保險事故發生時被保險人盡力防止損失擴大的責任
2021-03-06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汽車涉水后怎么處理什么情況下車子涉水可以理賠
2021-03-22保險公司何時不用賠償
2020-12-02車禍自己受傷保險公司怎么賠償
2021-03-01保險專家提醒:先用眼再動手才保險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