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肇事精神賠償的原則有什么規定
從目前情況來看,法院在處理侵害生命健康權賠償類案件時,對精神損害的賠償通常本著“從嚴”的原則。一般來講,在交通事故引發的民事訴訟中,只有在受害人構成殘疾乃至死亡的情況下,才可以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得到相應賠償。所以,交通事故中受傷較重的受害者在出院后應該到專門的傷殘鑒定部門進行評定,如果構成殘疾,就可以由受害者本人或者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要求殘疾精神損害撫慰金。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規定以及具體案件審理情況來看,目前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大體由以下因素確定:受害者的傷殘等級、受害者的年齡、肇事者的過錯程度、肇事者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目前,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程度的劃分為10個等級,由第I級(100%)到第X級(10%),在進行精神損害賠償時,每級比上級相差10%。評殘后,受害者可以根據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
二、交通事故精神撫慰金賠償原則有哪些
1、適當補償、限制原則。由于精神損害是一種無形損害,很難用物質尺度來衡量其不含直接物質損失內容的相應價值,依據一般的侵權損害賠償原則難以正確處理,賠償數額的確定只能是一種補償性的,而不是等價性的,只能是適當補償受害人所受到的精神損害,期望通過對受害人的經濟補償,使受害人感情上的痛苦得到減輕或消除,從而起到撫慰作用。
2、公平合理原則。這是處理民事案件普遍適用的原則。其涵義是指適用金錢賠償的精神損害時,應從案件的具體情況出發,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公平、合理確定一個適當精神損害賠償金額。具體要求是一方面考慮金錢賠償的民事制裁作用,不讓侵權人占到便宜,另一方面要從實際出發,給受害人以適當的賠償金,以彌補其經濟損失和精神損害,不使受害人吃虧。
3、確定法官有限度的行使自由裁量權原則。法官判案的自由裁量權,是法律賦予法官或合議庭在法律允許的范內,經過一定的造法活動,對賠償數額靈活確定的權力。在審理道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涉及精神損害賠償時,法官或合議庭應依法律、法規、司法解釋以及審判實踐經驗,結合具體的案情,確定一個相當或適當的賠償數額。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問題進行的解答,在交通事故引發的民事訴訟中,只有在受害人構成殘疾乃至死亡的情況下才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延伸閱讀: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被情感咨詢騙了幾千元怎么維權
2020-11-30贈送的配件屬于產品質量問題嗎
2021-02-21上海離職后住房公積金怎么提取
2020-12-15廉租房能抵押給私人嗎
2020-11-23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酒后兩車撞人后均逃逸如何處罰
2020-11-29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新合伙人加入后的債務如何處理
2020-12-08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65歲老人房子還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2-22交通事故如何快速理賠
2021-03-15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房產無償贈與弟弟需要交什么稅
2020-12-06大連住房公積金提取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國際鐵路聯運貨損的索賠時效和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1-02-16投保單非親筆簽名引發糾紛怎么處理
2020-12-17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超過48小時報案保險公司應不應該理賠
2020-12-25保險理賠不受理通知書分別是什么
2021-02-18對一“保險詐騙案”所涉相關問題探討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