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應該怎么區分
如何認定單位犯罪與個人犯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分:
1、是否為了單位的利益,是否由單位的決策機構決定。單位決策機構產生單位意志,指揮單位行為的實施,任何單位成員在單位業務活動中依據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應視為單位行為。單位犯罪所具有的特定程序性,即符合單位決策程序,是它與自然人盜用單位名義或擅自以單位名義進行的犯罪相區別的重要特征。因而,單位內部成員未經單位決策機構批準、同意或認可而實施的犯罪行為,一般只能認定為自然人犯罪。
同時按照決策機構的決定實施的行為必須為了單位的利益。單位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通常歸單位所有,即因犯罪行為所產生的非法收益,受益對象是本單位或者本單位的多數員工;而自然人犯罪中,犯罪后的違法所得多半為自然人個人所有。如果不是為了單位利益,而是為了謀取個人利益,那么這種情況不應按照單位犯罪處理。
2、是否是以單位的名義。行為以單位的名義實施是認定單位犯罪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并非所有以單位名義實施的犯罪都是單位犯罪。盜用單位名義實施犯罪,違法所得由實施犯罪的個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關自然人犯罪的規定定罪處罰。所以,打著單位的幌子,利用單位名義,為個人謀取利益的不法行為,當然不能認定為單位犯罪。
3、行為是否在單位成員的職務活動范圍內,或者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單位只對其在業務范圍內或與業務相關的活動范圍內的行為負責。如果行為與單位業務沒有任何關系,則不應讓單位承擔刑事責任。當然,單位的行為不拘于在登記機關核準的經營范圍之內,也可以超出登記的經營范圍,只要是與單位的業務活動相關或者說與單位的人格相關,也可以視為是單位的行為。但如果與單位的業務活動并無實質的關聯,則一般不應視為單位行為。
因為很多時候單位犯罪都是由其中主要的人員意識作出的,因而很多時候區分不清楚單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也屬正常。不過在司法實務中,就需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了,畢竟很多時候我國對單位處罰都是采取的雙罰制,既要處罰單位同時也要處罰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員。
大家看完本文的內容之后都清楚了吧,這也是目前比較重要的法律知識。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主犯判9個月從犯怎么判
2021-03-20雇工合同糾紛找什么部門投訴
2021-01-05國家法律對保護婦女的婚姻家庭權益有何具體規定?
2021-01-10婚前財產協議要怎么樣簽訂
2021-01-11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監護人無法履行責任的條件怎么認定
2021-01-14婚姻自由受兒女贍養要挾怎么辦
2021-02-14婚姻自由與婚姻自主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17養別人老人多年能要回贍養費嗎
2021-01-27單位拒絕支付工傷賠償怎么辦
2020-12-12銀監會非法集資的意見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0倉單交付的后果是什么
2020-12-09中介方沒有告知要擔責嗎
2021-02-12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員工被無故辭退如何維權
2021-03-18六個月后的起訴時間從何時計算
2021-02-03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確定
2021-03-11車上人員責任險應該歸誰所有
2021-02-07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車著火了保險怎么處理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