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財產分割 婚前財產 彩禮 夫妻 共同財產 婚內財產協議 夫妻離婚財產分割
在城鎮以上的區域,最為常見的房屋類型就是商品房,公民在購買商品房后,若可以獲得土地的使用權,并班的房產證和土地使用權證,那么,公民可以依據自己的意愿決定是否進行轉讓,故而,對于公民個人來說,知道商品房土地使用權的歸屬怎么劃分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商品房土地使用權歸屬怎樣劃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
同時第十一條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單位和個人依法使用的國有土地,由縣級民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證書;其中央機關使用的國有土地的具體登記發證機關由國務院確定。確認林地、草原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確認水面、灘涂的養殖使用權,分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的有關規定辦理。依據法律規定人們只能取得土地的使用權。
我國《企業會計制度》第四十七條規定:企業購入或以支付土地出讓金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尚未開發或建造自用項目前,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并按本制度規定的期限分期攤銷。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商品房時,應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開發成本;企業因利用土地建造自用某項目時,將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全部轉入在建工程成本。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明確規定:
第四十條 房地產轉讓,應當簽訂書面轉讓合同,合同中應當載明土地使用權取得的方式。
第四十一條 房地產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載明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
第四十二條 以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房地產后,其土地使用權的使用年限為原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經使用年限后的剩余年限。
1、據此,該塊土地的使用權屬于其地上房屋的全體業主所有。
2、如果以后遭遇征地、拆遷等問題,那么這塊土地的使用權將與房屋本身一起,按各房屋分攤到的土地面積及剩余使用年限,經評估后一并補償。
二、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如下:
購房者大多對房屋產權問題是一知半解,混淆了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問題,“土地使 用權”與“房屋產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房屋產權是所有權,土地使用權是國家出讓的。所謂房地產使用權,其實只是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決定了房產的使用權。
業主所有的住宅除了擁有房屋的所有權外,還擁有該房屋的國土土地使用權。
也就是說如果房屋產權到期房子還在的話,房子依舊是你的,只是要補交土地稅。房產產權期限是指房子所占的土地的使用權,而不是房子所有權本身。國家規定,城鎮建設用地為國家所有,個人和企業可以有償使用和交易使用權。
住宅的使用權限是70年,從該地取得日算起。購房者只要有合法的產權證,房子就是私人財產,不屬于國家。只要房子還在,個人就擁有該房子的所有權。 房產權70年從開發商開始蓋房就開始算了。
不能把土地產權70年和使用權70年混為一談,也不能把“房屋的所有權”和“土地的使用權”混為一談了,正確的說法是“土地的使用權一般為70年”。
土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的區別在于:房屋所有權(即房產權)是永久的,沒有期限限制,只要房產沒有完全毀損滅失就能一直享有;土地使用權是有期限的。國家通過土地有期出讓方式,授予用地人40年、50年、70年不等的使用權。
到期后,如國家需要收回土地,且必須連同地上建筑物一并收回時,這時會出現一個問題,由于房子在開發時有先有后,但土地使用權的終止日期是以土地出讓合同上的終止時間為準,即土地使用權到期,而房產還未到報廢的年限。這時收回土地使用權則要給予地上建筑物所有人相應補償;如果不收回,地上建筑物所有權人可以在屆滿前一年向國家申請續期,并重新繳納土地出讓金。
公民在購買房屋之后,商品房土地使用權的歸屬就是房主,為了避免第三人向房屋主張權利,此時房主需要及時到土地資源管理部門辦理房產證和土地使用權證。在獲得兩證之后,若當地政府要拆遷房屋,房主可以根據拆遷補償規定,得到拆遷款。
2020城市商品房預售管理辦法最新全文
2020年商品房預售有哪些條件?
商品房預售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白艷霞律師.畢業于西南政法大學,從事法律工作以來憑借扎實的法學功底.較強的代理訴訟經驗及多年的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經驗.為當事人挽回了巨額經濟損失.得到了當事人普遍好評.有多起婚姻家庭繼承糾紛.借款糾紛.交通事故.勞動爭議等民事代理業務.通過積累大量的辦案經驗現主要向合同糾紛.物流糾紛.公司業務.工程建筑等領域邁進并取得不錯的效果.尤其是對民事糾紛案件有著獨到的見解和處理流程.積累了大量的判例.在訴訟業務中.能夠對案件爭議焦點和法官審理思路有準確把握.充分考慮當事人的核心需求,在非訴業務中.把在訴訟中積累的經驗運用到實踐當中去.為當事人提前預防風險.盡量不發生糾紛或在產生糾紛時能最大化降低損失.白律師竭誠歡迎社會各界人士前來探討咨詢法律業務!可電話聯系15025465062微信號:15025465062
注冊公司手續是怎樣的
2021-01-20墊付保證金的法律效力是什么
2020-11-30經濟犯假釋流程是什么
2021-03-05什么是放棄繼承權,怎么放棄繼承權
2021-03-22非軍人的婚姻權利有哪些
2021-02-26合同雙方可以約定在合同簽訂地仲裁或訴訟嗎
2020-11-20起訴侵權賠償如何收取受理費
2020-11-09學生在學校門口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9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疫情單位要求在家休息有工資嗎
2021-03-18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代簽名人身保險合同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1-24保險拒賠是否應先解除合同
2021-02-01非全日制用工需要交納生育保險嗎
2021-01-06保險公司能否投資不良資產
2021-02-27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拆遷補償方案需要公告公示嗎
2021-02-01拆遷補償款提存的程序
2021-03-20公司拆遷補償事項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