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假想防衛下的意外事件會承擔法律的責任嗎?
如果確實是意外的情況,那么就不會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
屬于假象防衛,對于假象防衛處理結論有三個
1 不認為是故意犯罪,理由是行為人主觀上有防衛之心而無犯罪之意
2 如果有過失,按照過時犯罪處理,這個案件就屬于過失致人死亡罪
3 如果確實沒有過失,認定為意外事件,無罪。
二、假想防衛的原則
刑法理論上,對假想防衛的處理有不同的觀點,比較通行的觀點認為,假想防衛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但可以構成過失犯罪,也可能屬于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
1、假想防衛不應以故意犯罪來處理。我國刑法第14條規定“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由此可以看出,故意犯罪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為前提條件的,而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又是以行為人明知自己的行為具有危害社會的性質為重要內容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危害社會的行為,當然也就不可能明知此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從而也就不可能構成故意犯罪。在假想防衛的情況下,行為人對他人實施的防衛行為雖然是故意行為,但這種故意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主觀認識錯誤的基礎之上的,即行為人自以為自己的行為是對不法侵害的反擊,是一種對社會有益的正當防衛行為,即主觀上不具備犯罪故意的認識內容。因此,不能把假想防衛的故意等同于犯罪故意。?
2、假想防衛可以過失犯罪論處。假想防衛并非都是不具有罪過的行為,行為人主觀上往往存在過失,由于假想防衛的行為人對沒有實行不法侵害的人造成了損害,有時甚至是導致了嚴重的后果,這雖然是由于行為人主觀上的認識錯誤所造成的,有可寬恕的一面,但在多數情況下,只要行為人稍加注意,就可以弄清不法侵害是否確實存在,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以避免錯誤及危害結果的發生,由于行為人應該注意而未注意,使本可避免的危害結果未能避免,所以,其主觀上存在刑法意義上犯罪的過失,一般可以過失犯罪論處。需要注意的是,刑法第15條第2款規定:“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因此,在假想防衛案件中,由于過失而造成危害后果的,只有刑法分則中明文規定處罰這種過失行為時,行為人才承擔過失犯罪的刑事責任。否則,即使因過失導致了一定的危害后果,也不應要求行為人承擔刑事方面的責任。
3、在某些情況下,假想防衛的行為人產生存在不法侵害的認識錯誤屬于不可避免。主觀上沒有罪過,危害結果是由于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的,對此,應當視為意外事件,不負刑事責任。我國刑法第16條規定:“行為在客觀上雖然造成了損害結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過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預見的原因所引起,不是犯罪。”對于行為人的這種認識錯誤是否可以避免,應結合行為人自身的認知條件,參考社會上一般人的認識水平以及案發當時具體的時間、環境等客觀因素綜合判斷分析,力求準確。
綜合上面所說的,假想防衛是不屬于正當的防衛,對于假想防衛如果造成了他人受傷的話,那么是需要承擔起法律的責任,但如果認定為意外的事情,那么就會按照法律規定的條款確定無罪,所以,執法人員在處理的手法上會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處理。
假想防衛要承擔刑事責任嗎?
當事人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假想防衛屬于正當防衛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寵物醫療糾紛為何難解
2021-03-10法定這些情況下可要回彩禮?悔婚可以返還嗎?
2020-12-20股權惡意轉讓后能否打撤銷權糾紛官司
2020-11-16連帶責任保證是否應當在保證期內起訴
2021-01-13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犯強奸罪的學刑法上構成什么罪
2021-02-09拆遷安置房可以過戶嗎
2020-12-18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遵義組織產品質量仲裁檢驗和鑒定,開展對棉花、毛絨、繭絲、麻類纖維質量公證檢驗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1-28交通事故異地被起訴如何應訴
2021-01-21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房地產開發資質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10設立公司規章制度時注意什么
2021-02-23雇主怎么在勞動合同上免責
2021-01-16公司高管是否有法定競業限制
2021-02-15合同變更競業限制還有效嗎
2021-01-16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保險合同有什么特點
2020-12-30在什么情況下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會終止
2020-12-24無照駕車被撞死 保險公司應理賠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