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醫院如何辯護才不會被要求支付賠償金?
醫療糾紛醫院辯護時只有表明自己并不存在過錯才不會被要求支付賠償金,在法庭上,患者和家屬經常對醫療機構提供的病歷真實性提出異議,這是其訴訟權利,但同時其亦應承擔相應的證明責任。對于醫院提交的病歷資料,患方或代理人提出異議(認為該病歷系偽造、修改的),但如果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法院將確定病歷的證明力。
醫療機構通過對訴訟程序及相關法律、法規的了解,可最大程度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避免和減少經濟損失。有利于醫院的良性發展,有利于醫務人員的自身保護。從而達到提高醫療質量,確保醫療安全,更好的服務于患者。
二、 醫方被起訴后應做的應訴準備
1、 收到患方的起訴狀時,須冷靜處之。
通過解決爭議,是人們法律意識提高、法制健全的標志。因此,醫療機構不要害怕打官司,通過訴訟,可以提高醫務人員對醫療糾紛的防范意識,增加防范手段,同時也是防止矛盾激化的重要方式。
通過研究原告的起訴狀,可以發現案件的爭議焦點,了解對方的觀點和對有關事實的掌握程度。在此基礎上,應開始全面收集相關證據,包括資料、相關法律、法規(含衛生部門發布的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范和常規。尤其注意對病歷資料的收集工作,包括相關的X光片、化驗單、報告單、病理資料等,在此基礎上制訂訴訟策略。訴訟策略的制訂將直接影響訴訟的進程和訴訟結果,應根據不同案件的具體情況加以制訂。
2、認真對待答辯狀。
對于答辯狀內容應特別斟酌,不應輕易承認原告提出的事實,因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稱《若干規定》第74條規定,訴訟過程中,當事人在起訴狀、答辯狀、陳述及其委托代理人的代理詞中承認的對己方不利的事實和認可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予以確認,除非當事人反悔并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
若醫療糾紛并是由于醫院的過錯才導致的,此時患者是不能向醫院主張賠償金的支付的。我國目前規定醫療糾紛,若是需要由醫院承擔責任,必須要首先有糾紛事實的存在,其次是意愿不能舉證自己已經履行了自己的義務,此外是不能要求意愿擔責的。
醫療糾紛訴訟的訴訟時效、程序分別是什么
醫療糾紛的行政處罰的種類
醫療糾紛處置預案的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賣二手房自己簽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2離婚冷靜期多久
2020-12-03撤銷行政許可需要聽證嗎
2020-12-08重大勞動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體
2021-02-20涉外離婚一方不同意怎么辦
2020-12-27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殘,傷殘鑒定費由誰承擔
2021-03-16農民工工資拖欠法律怎么規定
2020-12-18監視居住可以用手機嗎
2021-01-20拘傳的程序有哪些
2020-12-11怎么合法有效的討薪討債
2021-01-07格式合同有什么特殊性
2021-02-12解除合同需要給對方合理期限嗎
2021-01-01保安合同終止要留存多久
2020-12-28靈活就業女性退休年齡到底是55還是50
2020-12-10從事勞務派遣是否需要資質
2020-11-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上訴案
2021-01-12建工險延期最長時間是多久
2021-01-15哪些屬于保險公司賠償的范圍
2020-11-20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