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國民眾在前期已經通過一系列的程序依法得到了國有土地資源的時候,其實根據不同的獲得土地資源的方式,在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情況下是可以依法轉讓的,因為民眾是要將現有的土地資源通過各種投資的方式變現的。但是在轉讓土地使用權的時候也必須要了解一下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的相關規定是什么?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又區分是以出讓方式取得還是以劃撥的方式取得,其轉讓條件有所不同:
1、以出讓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按照出讓合同約定支付全部土地出讓金,并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
(2)按照出讓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屬于房屋建設工程的,完成開發投資總額的 25% 以上,屬于成片開發土地的,形成工業用地或者其他建設用地條件;
(3)轉讓房地產時房屋已經建成的,還應當持有房屋所有權證書。
2、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轉讓條件:
(1)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2)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3)具有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4)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審批。
二、集體所有土地的轉讓條件:
根據《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農民所有的集體所有土地,原則是不允許出讓、轉讓或出租用于非農業建設,只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依法取得建設用地的企業,因破產、兼并等原因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情況。城市規劃區內的集體所有的土地,必須經國家依法征用后,該土地的使用權才可有償出讓。
注意:土地使用權的轉讓需辦理變更登記。因為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簽訂并不直接意味著土地使用權的移轉,土地使用權的移轉以登記為生效要件,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不是在轉讓合同簽定以后取得土地所有權,而是在土地使用權依法登記到受讓人名下才取得土地使用權。
綜上所述,土地使用權可依法轉讓這件事情其實是有條件限制的,就比如說以劃撥的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轉讓的時候限制條件就比較多,因為很有可能是首先得補交了土地出讓金以后才能正常轉讓的。其次土地使用權轉讓當中還包括集體土地性質的,那集體土地依法轉讓的關鍵就在于是轉讓給了同一集體組織成員,或者轉讓給其他人的話這中間要有這比城鎮土地依法轉讓過多的程序。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證遺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部督辦案件算不算嚴重
2021-01-22房屋租賃合同范本怎么寫
2021-02-26法律顧問聘請合同怎么寫
2021-03-02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公司并購和收購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8企業要進行新三板掛牌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04有限合伙企業的優缺點
2020-12-27惡意拖欠貨款違法嗎
2020-12-17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開發商違約訂金能雙倍返還嗎
2020-12-20交通事故傷殘鑒定材料
2021-02-01土地在抵押狀態可以過戶嗎
2020-11-25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滯納金超過多久強制執行
2020-11-18未取得預售許可時簽訂的協議有效嗎
2020-12-13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競業限制勞動者怎么可以解除
2021-02-24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內容
2021-01-02哪些勞動爭議可由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