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事法庭上被告如何辯護?
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對處理,沒有可以通行的準則或規范。
在法庭自我辯護時,可以從是否構成犯罪、實施行為時的主觀想法、是否屬于從犯、是否屬于自首、是否主動認罪、有無悔罪表現、產生損害結果的輕重、有無被害人諒解、能否適用緩刑等方面提出辯護意見。
但通常在庭審過程中,可以注意以下幾方面:
1、措辭。話語要清晰、準確,千萬不要說帶有虛假、誤導、歧義等對自己不利的話語。
2、問題的分析。對針對起訴書的觀點和證據,進行相應的邏輯、證據分析,提出相應的觀點進行反駁,該說的詳細陳述,不該說的一字別提;“幫助”法官去查明事實,從而作出最恰當的判決。
3、要有充足的準備。如對所涉案件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對涉及的法律法規有相當的認識。
二、辯護人的范圍
下列人員均可被委托或指定擔任辯護人:
(1)律師;
(2)人民團體或者被告人所在單位推薦的公民;
(3)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
(4)其他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公民。
不能擔任辯護人的范圍
1、正在被執行刑罰的人(主刑、附加刑、宣告緩刑)
2、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人
3、無行灰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
4、公、檢、法及國家機關安全、監獄的現職工作人員
5、本法院的人民陪審員
6、與案件審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人
7、外國人或無國籍人
(4)-(7)項除非是被告人的近親屬、監護人,且不屬于(1)-(3)項情形的,否則不宜擔任辯護人;
法官、檢察官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2年內,不得以律師身份擔任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法官、檢察官從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離任后,不得擔任原任職法院或檢察院辦理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法官、檢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擔任該法官或檢察官所任職法院或檢察院輸案件的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
本案的證人,鑒定人,不能同時擔任本案被告人的辯護人;
涉及國家機密和個人隱私的案件,律師以外的人能否擔任辯護人,須經人民法院審查決定。
如果被告都不清楚在法庭上應該如何面對辯護工作,那我們不建議被告自行辯護,其實,被告人大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跟專業的律師進行溝通,換句話說,如果已經委托了律師替自己進行辯護的話,那么被告在法庭上就不能想什么時候發言就什么時候發言。
被告辯護當庭拒絕辯護怎么辦
被告人享有的辯護權包括哪些
民事訴訟借款被告人自我辯護詞一般什么時候提交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員工有哪些法律責任
2021-02-17三級醫療事故判定標準
2020-12-27單位如何為員工報醫藥費,需要哪些手續
2021-03-04不能判處死刑的情形怎么規定
2021-02-22多家企業出資成立新公司如何設立股東會
2021-01-13小貸公司減資條件是什么
2021-01-08申請人能否撤回專利權授予申請
2020-12-01食堂無食品經營許可證該接受如何處罰
2021-02-11交強險對死亡事故是否應該追加責任險
2020-12-15什么是空頭支票,開空頭支票怎么處罰
2020-12-14結婚手續能否請人代辦
2021-03-19老人去世房產過戶有期限嗎
2020-11-25公司倒閉員工賠償款怎么做分錄
2021-01-20養老概念股一覽有哪些
2021-01-23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車禍后保險賠償程序怎樣進行
2021-01-22互聯網保險是什么
2020-12-23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