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刑拘后無罪釋放有國家賠償嗎?
刑事拘留后無罪釋放可以申請國家賠償。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十七條 行使偵查、檢察、審判職權的機關以及看守所、監獄管理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人身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1、違反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的,或者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對公民采取拘留措施,但是拘留時間超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時限,其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2、對公民采取逮捕措施后,決定撤銷案件、不起訴或者判決宣告無罪終止追究刑事責任的;
3、依照審判監督程序再審改判無罪,原判刑罰已經執行的;
4、以毆打、虐待等行為或者唆使、放縱他人以毆打、虐待等行為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5、違法使用武器、警械造成公民身體傷害或者死亡的。
二、刑拘的條件是什么?
(一)正在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時被發覺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場親眼看見的人指認他犯罪的;
(三)在身邊或者住處發現有犯罪證據的;
(四)犯罪后企圖自殺、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講真實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刑事拘留的時間
根據我國《刑事訴訟法》規定, 公安機關對被拘留的人,認為需要逮捕的,應當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內,提請人民檢察院審查批準。在特殊情況下,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一日至四日。對于流竄作案、多次作案、結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請審查批準的時間可以延長至三十日。
人民檢察院應當自接到公安機關提請批準逮捕書后的七日以內,作出批準逮捕或者不批準逮捕的決定
公安機關采取刑拘措施的前提條件必須是有證據能證明當事人涉嫌構成犯罪,所以公安機關不能在沒有任何把握的情況下,貿然采取刑拘措施,既然涉嫌侵犯到了當事人的人身自由,承擔賠償責任也是彰顯了司法公正。
國家賠償訴訟判決書中的行政賠償判決書怎么寫?
國家賠償限制人身自由標準是什么
存疑不起訴給予國家賠償之合理是否可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鋪不交房租怎么清退
2020-12-27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連帶責任人是否當然享有追償權
2020-11-28交通事故私了協議書范文
2021-01-23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事實婚姻關系的子女怎么上戶口
2021-02-21“凈身出戶”的保證書效力如何
2020-12-31可以對支付令提管轄異議嗎
2020-12-03事故認定書如何審查
2021-01-19繼承人喪失繼承權的,其子女可代位繼承遺產嗎?
2021-03-25接管期限延期是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決定嗎
2020-11-22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夫妻共同財產房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嗎
2020-11-11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保險合同中間人與保險合同輔助人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29投保人在法律上有什么規定
2020-11-22精神病人墜入水井溺亡 保險公司須賠錢
2020-12-05保險法關于車輛理賠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