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為交通警察對違章的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的依據。
2、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與民事賠償案件中,又是證明被告人是否有罪、賠償義務人是否承擔民事賠償責任以及應當賠償多少損失的證據。人民法院在對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民事審判中,要對各類證據進行全面審查,可以就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證據的真實性、可靠性和科學性提出質疑,法院有權根據無過錯責任原則審查、改變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如果交通事故認定書存在錯誤,法院可不采用這種證據,而作出民事判決。
因此,人民法院審理交通事故案件時,不是必須要按照公安機關交通管理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責任的判案。當然,在沒有特別有力的支持下,人民法院大多數情況下還是會參考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來判案的。在實務中,當事人依靠自已的能力來推翻由交警部門出具的“交通事故認定書”的可能性是很小的。
關于事故認定書中當事人的責任與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區別
對事故認定書中,當事人責任認定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章交通事故的處理,第91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過調查后,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這里所謂的“當事人的責任”,均是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在履行行政管理職責時所認定的責任,實際上是指當事人的行為是否構成交通違章、是否構成過錯,以及當事人行為對交通事故形成的影響力的大小。
在民事賠償中,對損害賠償責任認定的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要約的撤回與要約的撤銷的區別
2021-03-20合議庭成員必須參與開庭審理嗎
2021-01-24物業服務合同糾紛都有哪些特點呢
2021-03-02律師函范文
2020-12-02投資入股與干股的區別
2020-11-25商標無效宣告程序有哪些
2021-02-14怎么限制探望權的時間
2021-03-09協議管轄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13小區綠化“縮水”業主如何維權
2021-01-01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勞動爭議仲裁管轄原則小議
2020-12-26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人身保險受益人為配偶,離婚后受益人怎么認定
2020-12-16保險代理人的資格及教育問題有哪些
2020-12-14司機肇事逃逸保險公司判賠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