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依此規定,雖然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對交通事故所作出的鑒定結論,在民事賠償訴訟中起的是證據作用,但是該證據不是一般的證據,是有權的機關依法定職責作出的特殊證據,其特殊性表現在:
1.主體的特殊性。公安機關是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行政主體,是法律法規授權的惟一機關,其他任何機關都無權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行為的特殊性。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在本質上是對業已發生的法律事實的確認,即行政主體對某種對于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有重大影響的事實是否存在依法予以確認的行為。這種確認是對當事人間法律關系和法律地位的確認,將在很大意義上決定相對人的權利義務。所以從本質上講,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是一種行政確認行為。
3.結論的權威性。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雖然只是證據的一種,并不當然地具有法律意義上的證據效力,但卻具有舉足輕重的分量,一經公安部門認定,當事人很難通過收集其他證據來推翻。司法實踐中,法院對公安部門的責任認定一般都直接予以采信。
正是由于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特殊性,在民事審判程序中,法院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證據效力進行重新審查,但這種審查僅是一種證據效力的審查,是以“真實性、合法性、關聯性”為審查標準的。對于這樣一份由專業機關制作的、作為處理交通事故重要依據的鑒定結論,法院根本無法亦無權輕易對其內容作出實質性的判斷和評價,甚至很難排除它的證據效力,更不用說去撤銷和變更了。這樣的話,交通事故認定結論處于權利救濟真空狀態。事實上,沒有任何行之有效的途徑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部門的侵犯相對人權利的行為進行救濟。這實際上剝奪了當事人不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時尋求救濟的權利。
筆者建議,有必要對該類特殊證據的審查和采信作出專門的規定和司法解釋,尤其應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有因果關系”作出列舉式的解釋,并明確在民事訴訟中法院有權裁定公安部門重新作出新的責任認定,或者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直接予以撤銷或變更;對公安機關交通事故責任認定行為不作為的行政訴訟,法院應當受理,依法責令行政機關限期履行職責;對公安機關違反法定程序作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的行政行為,法院應依法作出撤銷和重新認定的行政判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受著作權保護的對象有哪些
2020-11-15第一查封人有優先受償嗎
2020-12-30新娘婚禮悔婚彩禮怎么辦
2020-12-30集資房資格轉讓金屬于什么性質
2021-02-20買別人單位的集資房應注意什么
2020-12-07交通工具意外險的保險條款有哪些
2021-01-26再保險合同的獨立性體現在哪些方面
2020-12-19保險合同的效力會出現哪些情形
2021-03-13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還能追償賠償金嗎
2021-02-22哪些原因會導致人身保險合同終止
2021-02-04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保險理賠的時效是多久
2020-12-29撞死親人能否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0-11-28受益人殺害被保險人保險公司是否還要賠償
2020-12-26農村機動地管理辦法
2021-02-16住改非和住宅拆遷哪個補償高
2020-12-26國家對拆遷安置補償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2公有住房的拆遷補償款能否作為遺產為繼承人所繼承
2021-03-15農村房屋拆遷,什么房子賠的多
2021-02-17商業征地賠償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