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我國刑法中比較常見的一個罪名,法律中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就構成詐騙罪。 那么,在司法實踐中,如何認定詐騙罪?如果構成詐騙罪,就要量刑。我國相關法律中對詐騙罪量刑幅度又是如何規定的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詐騙罪量刑幅度是什么
(一)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1、詐騙不足4000元的,為罰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為管制刑;5000元的,為拘役三個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1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六個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有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擬處拘役刑的,升格為有期徒刑;擬處管制、罰金刑的,升格為拘役刑。
(二)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詐騙4萬元的,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三)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1、詐騙20萬元的,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000元,刑期增加一個月。
2、重處情形規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處10%: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等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8)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詐騙被行政處罰的;
(9)詐騙作案10次以上的。
二、如何認定詐騙罪
(一)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1、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
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2、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
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3、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債務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二)本罪與招搖撞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使用騙術,后者也可能獲得財產利益,這兩點相同;但是,主觀目的、犯罪手段、財物數額要求和侵犯的客體,均有不同。
招搖撞騙罪是以騙取各種非法利益為目的,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進行招搖撞騙活動,是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公共利益或者公民合法權益的行為,它所騙取的不僅包括財物(但無數額多少的限制),還包括工作、職務、地位、榮譽等等,屬于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
當犯罪分子冒充國家工作人員騙取公私財物時,它就侵犯了財產權利,又損害了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屬于牽連犯,應當按照行為所侵犯的主要客體和主要危害性來確定罪名并從重懲罰。
(三)本罪與本法規定的其他詐騙犯罪的界限
本法在其余各章節分別規定了集資詐騙罪、貸款詐騙罪、金融票證詐騙罪、信用證詐騙罪、信用卡詐騙罪、有價證券詐騙罪、保險詐騙罪、合同詐騙罪等。
這些詐騙犯罪與本罪在主觀方面和客觀表現方面均相同,但在主體、犯罪手段、主體要件與對象上均有差別,較易區分。本條因之規定,“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在實踐中,有些行為雖然也是使用了欺騙的手段,但是由于行為人并不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財物的目的,不會構成詐騙罪。而我國刑法在對詐騙罪的定罪量刑上也會根據被告人詐騙財產的數額和犯罪情節的輕重這些方面進行綜合的考量。
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2020
合同詐騙罪的數額巨大標準是什么
借錢不還算犯法嗎,借錢不還能否構成詐騙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任正良律師具有較為深厚的法學功底及豐富的訴訟經驗,為眾多當事人挽回巨額的經濟損失并爭取到最大化的合法權益。從進入法律服務領域起,任正良律師即秉持著“專業、誠信、效率”的宗旨,對每一個委托人的境遇感同身受,對于律師來講,不只是一個案件這么簡單,而是會觸及到人生軌跡的變化,如履薄冰,不敢有絲毫疏忽。北京京騰律師事務所作為一家專門從事民商事領域的專業型律所,在婚姻家事、合同糾紛、債權債務、法律顧問、非訴項目中皆取得極大的成就,以團隊化辦案模式、充分整合地區、行業資源,為委托人的合法權益提供最為優質的保障!
公司回購的股票歸誰
2021-01-23小區樓頂是私人所有還是大家共有
2021-02-11用AI換臉技術偽造他人的臉惡搞是否侵權
2021-01-01解約定金指的是什么
2021-03-10違法行為人居住地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1-03-13內地居民結婚要帶什么材料
2020-12-19交通事故車物定損要注意什么
2020-12-07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返聘合同續簽再解除有什么條件
2021-01-16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實習期工資怎么算
2020-11-15轉正后可以被辭退嗎
2021-03-12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包括哪些
2021-02-02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常見的保險合同糾紛案例
2021-02-07人身保險的保險利益應該如何獲取
2021-02-25保險合同上標注責任免除條款 如何發生效力
2021-03-13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外資保險公司的保證金可以動用的情形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