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本質上分析交通事故認定我們有必要先對交通事故的處理程序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按照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發生道路交通事故后,如果當事人能夠自行協商解決,公安機關不再介入,如果當事人不能協商處理或者事故較為嚴重,當事人實踐中不能協商解決,事故各方當事人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由公安機關通過勘察事故現場,詢問當事人,目擊者等手段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并就此作出事故認定。在這個過程中,與本文主旨相關的公安機關的行為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事實部分,一個是結論部分,事實部分是指公安機關勘查現場、調查相關人員,這些工作是還原案件本來面目,不具有相對性,因而不會對相對人產生權益上的影響。結論部分是指公安機關根據法律法規的授權,針對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等事實作出直接影響(非直接處分)當事人權益的判斷,該行為具有相對性,該判斷對當事人的權益具有直接的影響。從法理上講,任何對當事人產生權益上影響的行為法律必須提供合理及時的救濟手段,否則法是不完善的。
2、從行政法角度分析
具體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或者個人在行政管理活動中行使行政職權,針對特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就特定的具體事項,作出的有關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單方行為。具體行政行為具有四個顯著的特征,1、實施具體行政行為的主體必須是行政機關或者法律,行政法規授權行使行政職權的組織;2、具體行政行為是行政機關單方意志實施的,它不需要行政管理相對人的同意為條件的;3、具體行政行為是針對特定的人或事作出的,不帶有普遍約束力;4、具體行政行為影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產生行政法上的法律后果。認定一個行為是否屬于具體行政行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首先,公安機關進行事故認定的權力來源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直接授權;其次,認定行為是公安機關依法必須履行的職責,其認定依據是調查的事實和法律法規,其作出認定行為不需要當事人的同意,雖然該職責行使仍依賴于當事人的選擇,但是僅僅因為當事人可以選擇通過行政機關解決,也可以選擇不通過行政機關的解決來否定行政機關作出事故單方性顯然是不科學的,公安機關的認定結論屬接受委托的性質在此是嚴重不足的;第三,認定是根據案件事實針對交通肇事當事人作出的,僅僅對案件當事人產生拘束力。至于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主題是誰,在所不問。第四,認定行為通過確定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的責任份額,直接影響當事人的權益,很顯然,當事人的責任份額并非一個自然事實,而是行政主體通過法律規定程序作出的結論。故此交通事故認定應屬于行政行為中的行政確認,具有技術鑒定和行政性雙重性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者不同意調崗降薪該如何
2021-03-12有過工傷的是不能再辭退嗎
2020-11-14產假期間的社保由誰來交
2020-12-21股東可以當法人代表嗎
2021-02-11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合同履行方式怎么寫
2021-02-15取保候審的最新法律規定
2021-02-27家庭暴力法律新規定
2020-12-16婚禮上送花圈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2021-01-15哪些房產案件人民法院不受理
2021-03-23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31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公司解除勞動關系怎么賠償
2020-11-18試用期離職扣2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0-12-26重疾險應該怎么買
2021-02-04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出車禍修車保險公司賠多少錢
2021-02-13定值保險合同可以適用于哪些
2021-01-12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