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刑法規定,以非法占用為目的,騙取公私財產,金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法院在審理此類案件的時候,首先要看當事人的行為是否出自非法占用,這是詐騙罪構成要件之一,屬于主觀要件。那么,如何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下面我們跟隨小編了解下這方面的知識。
一、如何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
根據司法實踐,對于行為人通過詐騙的方法非法獲取資金,造成數額較大資金不能歸還,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認定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1、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大量騙取資金的;
2、非法獲取資金后逃跑的;
3、肆意揮霍騙取資金的;
4、使用騙取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5、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6、隱匿、銷毀賬目,或者搞假破產、假倒閉,以逃避返還資金的;
7、其他非法占有資金、拒不返還的行為。
但是,在處理具體案件的時候,對于有證據證明行為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不能單純以財產不能歸還就按金融詐騙罪處罰。
在詐騙案件的辯護實務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認定,應當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既要避免單純根據損失結果客觀歸罪,也不能僅憑被告人自己的供述,而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認定時,必須堅持證據裁判原則,也就是必須有確實、充分的證據才可以認定。
二、詐騙罪的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1、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3、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綜上所述,一種犯罪活動構成詐騙罪,必須要滿足構成要件。對詐騙罪非法占有認定,要從幾個方面出發,如果當事人明知沒有歸還能力而騙取資金、獲取資金后逃跑的、對于非法獲取的資金肆意揮霍的等等,就可以認定為非法占用。構成詐騙罪的,法院會根據金額及犯罪情節等因素做出判決。
合同違約與合同詐騙的區別在哪里?
信用卡詐騙罪數額標準是多少
互聯網發達的當代怎么避免網絡詐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買商鋪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03請了律師但是沒開庭,律師費能退嗎
2021-02-21刑事訴訟辯護人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2020-12-04倉庫租賃協議
2021-02-01離婚案二審是終審嗎
2021-03-26被脅迫結婚者如何進行救濟
2020-12-28夫妻間冷暴力違背婚姻法嗎
2021-02-09事實婚姻一方死亡另一方有權取得死亡撫恤金嗎
2021-01-27商業銀行違反規定同業拆借的如何處罰
2021-02-27擔保合同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8一些基礎性的購房專業名詞
2021-02-22勞動監察部門能否確立勞動關系
2021-02-10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員工申請勞動仲裁的技巧是什么
2021-02-11交通意外險理賠時需注意什么
2021-02-12航空貨物運輸保險的投保范圍與保險責任
2020-12-30海嘯損失可獲得理賠嗎
2021-02-22保險投保時須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2020-12-02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釋義保險法第十七條是怎樣的
20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