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用
交通事故認定書是《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
交通事故認定書是公安機關作為自己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是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的責任人作出罰款、拘留、限制駕車人員的資格等行政處罰決定的依據,是公安機關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調解的依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人民檢察院對于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訴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確定損害賠償的證據。根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所載明的內容,顯示其具有書證的特性,因由公安機關制作,故應為公文書證,具有較高的證明效力。《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后,公安機關對于道路以外的事故也要作出認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3條的規定對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予以澄清,雖然還要對當事人的責任進行認定,并在認定書中予以載明,但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已明確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作出交通事故認定的目的在于解決當事人間因交通事故這一民事侵權行為而產生的損害賠償糾紛。交通事故認定書主要起一個事實認定、事故成因分析作用,是一個專業的技術性的分析結果。認定書具有證據效力,但不是進行損害賠償的當然依據。
交通法明確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2004年5月1日起施行的交通安全法及國務院、公安部的相關規定明確交通事故認定書的性質。交通法第73條規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制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并送達當事人。其中有兩點值得注意,其一是名稱有了變化,將原來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改變成了交通事故認定書刪掉了責任二字。其二是也要載明當事人的責任,也就是說還是要對其責任進行認定。欲讓公安機關淡化甚至退出對事故責任確定方面的涉及,但卻又不得不做如此規定。
《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規定: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后十五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重新認定;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重新認定申請書后三十日內,應當作出維持、變更或者撤銷的決定。而交通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公安部制訂的《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都不再規定重新認定程序,也反映了公安機關職能的轉變與重新定位。
要正確對待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實際上是對交通事故因果關系的分析,是對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確認。要避免將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責任認定簡單等同于民事責任的分擔,應將其作為認定當事人承擔責任或者確定受害人一方也有過失的重要證據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廠里不允許辭職去勞動局有用嗎
2021-02-01法定監護人有哪些
2020-12-23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民間借貸執行拍賣房子多長時間
2021-01-23勞動部門收到集體合同多久未提出異議會生效
2020-11-20競業限制糾紛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0-11-28詳細解釋勞動法試用期的約定
2020-12-28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三責險不承擔賠償責任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6人身保險金額確定方式是如何的
2021-01-09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四)
2021-01-10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范本
2021-02-04索賠發生糾紛能否單獨將保險公司列為被告?
2020-12-31保險公司對無證駕駛肇事逃逸仍需承擔人身損害賠償責任嗎
2021-01-20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可拒絕賠償
2020-11-21他人毀壞財物后是否可以要求其和保險公司都賠
2021-02-12美國環境責任保險制度的啟發
2020-12-20如何定義第三者責任保險的第三者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