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是什么?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是:出讓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較為完整的物權。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實質是國家按照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的原則,把國有土地以約定的面積、價格、使用期限、用途和其他條件,讓與土地使用者占有、使用、經營和管理。
二、土地使用權出讓的范圍
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商業、旅游、娛樂和商品住宅等各類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
出讓計劃和方案
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或者掛牌出讓活動,應當有計劃地進行。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社會經濟發展計劃、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市場狀況,編制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計劃,報經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
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出讓計劃,會同城市規劃等有關部門共同擬訂擬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地塊的用途、年限、出讓方式、時間和其他條件等方案,報經市、縣人民政府批準后,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三、協議出讓
協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有意受讓人直接向國有土地的代表提出有償使用土地的愿望,由國有土地的代表與有意受讓人進行談判和切磋,協商出讓土地使用的有關事宜的一種出讓方式。它主要適用于工業項目、市政公益事業項目、非盈利項目及政府為調整經濟結構、實施產業政策而需要給予扶持、優惠的項目,采取此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于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以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沒有引入競爭機制,不具有公開性,人為因素較多,因此對這種方式要加以必要限制,以免造成不公平競爭、以權謀私及國有資產流失。
協議、招標、拍賣、掛牌是法定的四種使用權的出讓方式。在具體實施土地使用權出讓時,由國有土地代表根據法律規定,并根據實際情況決定采用哪種方式,一般對地理位置優越、投資環境好、預計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塊,應當采用招標或拍賣方式;反之,可適當采用協議方式。
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概念在我國的相關的土地使用法中有著明確的規定的,并且國家最近幾年對于土地使用權的相關法律制度不斷地進行修改和調整,并出臺相應的司法解釋制度來進行說明,力求使這方面的制度更加的符合目前的社會情況,更有指導價值。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時交納的稅費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簽訂主體與履行主體不一致嗎
2021-02-24公司股權回購法定事由有哪些
2021-02-09演唱會拍照侵犯表演者權嗎
2020-12-12個人合伙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27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自建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1-02-08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如果勞動合同終止勞動者是否能夠獲得一些賠償
2021-02-05保密協議的保密義務是什么
2021-01-25企業與什么樣的人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17什么是再保險公司
2020-12-10哪些原因會導致保險合同終止
2021-03-18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城鎮居民醫遼保險可以在網上交嗎
2021-01-07企業財產保險費用如何計算
2021-02-23保險利益的確立條件有哪些
2020-11-09境外保單應該如何維權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