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中不乏有詐騙罪,詐騙罪就是通過欺詐或隱瞞事實等行為騙取受害方的較大數額的財產,不論公私。這是一種違法罪行,那么有人就要問了,民事詐騙是否也是種罪?小編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區分這兩者的區別,因此即整理了有關民事欺詐與詐騙罪區別的如下材料:
一、民事欺詐與詐騙罪區別
(1)、在主觀方面:民事欺詐行為人主觀目的是通過瞞、哄、誘導的方法,使受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做出對其不利而對欺詐行為人有利的行為,通過“履行義務”的合法形式,謀取非法利益,其實質是“不法獲利”,主觀故意是間接的。而詐騙行為則不同,行為人主觀上根本沒有擔負義務的動機,只企圖虛構事實迷惑受害人上當受騙,交出財物,非法占有,其主觀故意是直接的。
(2)、在內容方面:刑事詐騙行為人完全是虛構事實、無中生有,根本不具備履行義務的能力和條件。而欺詐行為人則是基于一定事實基礎上的夸張、擴大,屬部分內容不真實,且有一定承擔義務的能力和條件,也就是說其所實施的行為中有合法的民事內容的部分。
(3)、在后果方面:刑事詐騙行為人為了非法占有,巧取豪奪,不擇手段,詐騙的財物數額往往非常巨大,嚴重擾亂了我國的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秩序。
二者雖然在客觀表現上相似,但在構成要件上仍然存在明顯的區別。
二、關于民事欺詐與詐騙罪的法律條規
(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2)、《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及相關司法解釋規定,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的行為。
那么瀏覽過小編整理的材料,讀者朋友們是否能夠分清民事欺詐與詐騙罪區別了呢?總之,前者程度較輕且不構成犯罪,但后者相較前者程度較重且已構成犯罪,其他的不管是主觀的,內容的,后果方面的區別就在文章內了,當然,大家不要忘記相關的法律條規,這些更為重要。
犯詐騙罪應當如何處罰?
貸款詐騙罪立案標準2020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經營期限一般幾年
2020-12-08開車不小心撞到人被起訴產生的費用可以理賠嗎
2021-03-26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買方逾期付款要付滯納金嗎
2021-03-19合同糾紛公司沒有錢怎么辦
2021-03-19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試用期工資不能低于勞動合同的百分之幾
2021-03-03拖欠工資是否適用仲裁時效
2021-03-0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效
2021-03-13交通事故意外險的免責事項
2021-01-23人性化的意外保險怎么賠付
2020-11-27保險合同的變更怎么體現
2020-12-24人身保險管轄是如何規定
2021-03-19車禍保險賠付多少錢
2020-11-2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具體分類包括哪些
2020-11-28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保險報警但是未理賠可以起訴嗎
2020-11-12保險合同的客體包含哪些
2021-01-01批準設立的保險公司需要登記嗎
2021-02-03雇主責任險賠償金應給出事的雇員還是雇主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