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犯的處罰應遵循哪些原則
1、教唆他人犯罪的,應當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處罰。如果教唆犯與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構成共同犯罪的情況下,對于教唆犯應分清作用予以處罰:起主要作用的,認定為主犯;起次要作用,認定為從犯(也有可能成立脅從犯)。
2、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應當從重處罰。傳統的主流觀點堅持認為,對“教唆不滿18周歲的人犯罪”這一規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條件以及《刑法》的規定進行理解。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即教唆未遂。
(1)共犯獨立性說:這是傳統刑法理論的主流觀點。據此,“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被教唆人拒絕教唆犯的教唆;被教唆人接受教唆后沒有實施犯罪行為;被教唆人實施的犯罪不是教唆行為所致;被教唆人所犯之罪的性質與教唆犯所教唆的犯罪性質完全不同。
(2)共犯從屬性說:被教唆者(實行犯)已經實施了犯罪,只是沒有既遂,則教唆者(教唆犯)構成犯罪,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適用第29條第2款之后,不再適用未遂犯的處罰規定)。對于被教唆者,犯罪未遂的適用未遂犯的處罰規定。
教唆犯成立的條件
1、教唆對象。按照刑法理論界的主流觀點,教唆對象必須是達到刑事法定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否則不成立教唆犯,而成立間接正犯。
2、教唆行為。教唆行為必須引起他人實施符合構成要件的違法行為的意思,進而使之實行犯罪。
3、教唆故意(包括直接故意與間接故意)。教唆者故意教唆他人實施不可能既遂的行為,是未遂的教唆,不可罰。
教唆犯的認定
1、對教唆犯,應當依照他所教唆的罪定罪,而不能籠統定教唆罪。如果被教唆的人對被教唆的罪產生誤解,實施了其他犯罪,或者在犯罪時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圍,教唆犯只對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擔責任。
2、當刑法分則條文將教唆他人實施特定犯罪的行為規定為獨立犯罪時,對教唆者不能依所教唆的罪定罪,而應依照分則條文規定的犯罪定罪,不適用刑法總則關于教唆犯的規定。
3、教唆犯教唆他人實施幾種較為特定犯罪中的任何一種犯罪時,對教唆犯按被教唆者具體實施的犯罪定罪。此外,間接教唆也成立犯罪。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教唆他人犯罪的,屬于犯罪中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如果教唆未滿十八歲的人那么應該從重處罰,如果被教唆的人沒有犯被教唆的罪,對于教唆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征地補償新政策
2020-12-22變更公司地址去哪辦理
2020-12-11有限公司減資需要審計嗎
2020-11-10檢察院不批捕多久放人,不批捕的情形
2020-11-17法庭辯論結束大約多少天審判有結果
2020-11-12探望權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7員工要被挖走可以與其簽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1-01-28學生在學校得了重病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9幫別人擔保買房需要承擔什么責任呢
2020-11-19孕婦可以申請提前解除合同嗎
2021-02-20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恐嚇欺騙下簽訂勞務合同是否違法
2020-12-03勞動爭議仲裁可以代替離職證明嗎
2020-11-18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航班延誤賠償多少錢
2020-12-15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劉某訴某保險公司――帶病投保糾紛案
2021-03-12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銷售行為現場應當同步錄音錄像嗎
2020-12-16交強險實施后車禍是如何進行賠付的呢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