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法學理論中,對于犯罪形態(tài)有四種區(qū)分:犯罪預備、犯罪實行、犯罪未遂、犯罪既遂。其中犯罪預備因為尚未著手實行犯罪行為,處罰相對較輕。那怎么區(qū)分犯罪預備與實行行為?今天,小編就為您整理了如下內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如何區(qū)分犯罪預備與實行行為
二者的區(qū)分主要在于是否著手實行了犯罪行為。在一般情況下,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不難區(qū)分,但也有少數情況,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的區(qū)分存在一定難度。
實行行為指實施刑法分則規(guī)定的直接威脅或侵害某種具體社會關系而為完成某種犯罪所必需的行為。我們可以看出,它是刑法分則條文規(guī)定完成某種犯罪所必需的危害行為,即無此行為也就不能成立特定的犯罪。
刑法分則正是根據各種具體犯罪的這一需要而在立法上總結歸納出各種具體犯罪得以成立的危害行為作為實行行為。其次,實行行為直接侵犯或威脅某種具體的社會關系(犯罪客體),直接作用于特定的犯罪對象,這些都是實行行為最為鍵的特征。
預備行為與實行行為兩者雖然彼此依賴,前后遞進,但有著本質性的區(qū)別:
(1)二者存在的目的不同。預備行為的存在主要是為了犯罪的實行創(chuàng)造條件,而實行行為的目的則是為了通過犯罪的實行來完成犯罪,二者雖然在目的上都圍繞著完成犯罪這一點目標,但具體內容及其方向性上是不同的。
(2)二者表現(xiàn)的內容和性質不同。預備行為由于是為犯罪創(chuàng)造條件,就表現(xiàn)為一系列準備行為,這些行為均不具備實現(xiàn)刑法分則基本具體構成要件的性質,而實行行為則是實現(xiàn)刑法分則所規(guī)定的具體構成要件的行為,無論是何種表現(xiàn)方式,只要著手就意味開始滿足法定的構成要件,使追求的犯罪得以成立。
(3)二者在完成犯罪上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以及在刑法上意義是不同的,正視這一點,是正確評價犯罪準備的關鍵所在。
以上就是關于預備行為和實行行為二者的區(qū)分。實務中鑒定二者具有很重要的法律意義,因為兩種犯罪形態(tài)將會面臨不同的刑罰。因此對于當事人來說,根據案件事實界定其行為性質至關重要,建議必要時尋求律師幫助。律霸網提供在線律師咨詢,歡迎您進行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合同可以單方解除
2020-12-31孩子結婚收的禮金算受賄嗎
2021-01-04交通事故處理的法律規(guī)定
2021-03-20施工合同無效需要承擔什么法律后果
2021-01-08先予執(zhí)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斷絕關系永不回家犯法嗎
2020-11-17撫恤金有一個親屬不簽字如何處理
2021-02-25啥時候能放棄遺產繼承權
2021-03-14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12-28調崗降薪合理嗎?
2021-01-26飛機延誤四小時賠償
2021-03-24保險責任免除條款都是有效的嗎
2021-03-14意外保險哪些人不理賠
2021-03-09交警判肇事司機負次要責任 法院判保險公司賠十萬三者險
2021-01-07個人購房如何辦理保險,如何簽訂房產保險合同
2021-03-24什么是無過失責任險
2021-02-14保險法基本原則以及作用是什么
2020-11-18委托代理
2020-12-10關于創(chuàng)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