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罪17萬元確定判幾年刑嗎
1)《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條 【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一條 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一百九十三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二者從實質上說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
欺詐行為的內容是,在具體狀況下,使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并作出行為人所希望的財產處分。
因此不管是虛構、隱瞞過去的事實,還是當下的事實與將來的事實,只要具有上述內容的,就是一種欺詐行為。
如果欺詐內容不是使他們作出財產處分的,則不是詐騙罪的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必須達到使一般人能夠產生錯誤認識的程度,對自己出賣的商品進行夸張,沒有超出社會容忍范圍的,不是欺詐行為。
欺詐行為的手段、方法沒有限制,既可以是語言欺詐,也可以是動作欺詐(欺詐行為本身既可以是作為,也可以是不作為,即有告知某種事實的義務,但不履行這種義務,使對方陷入錯誤認識或者繼續陷入錯誤認識),行為人利用這種認識錯誤取得財產的,也是欺詐行為。
詐騙的問題處理在實際的生活中有著較大的歧義,所以自己要積極的踐行有關的規定,這樣自己的權益維護才會有著較好的保障,但是具體問題處理涉及不同的當事人所以自己要學會咨詢專業人員,減少自己在此類問題的理解錯誤,確保自己的利益。
詐騙多少錢應該立案?
網絡詐騙罪的構成要件是哪些?
網絡詐騙罪判幾年,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涉外婚姻找不到人多久才能判
2021-03-06企業法律顧問要求通過法考嗎
2021-03-21交通事故糾紛管轄
2020-12-0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案例及分析
2021-03-13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自愿加班能要求加班工資嗎?
2021-01-13勞務外包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2-05勞動爭議處理機關是如何處理因養老保險而引起的勞動糾紛
2020-12-07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保險免責條款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2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保險公司聲譽風險管理指引
2021-01-01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標志管理工作
2021-03-23人身保險受益權的喪失
2020-11-24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虛假林木承包合同有效嗎
2020-12-07法律對土地承包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3第二輪土地承包的政策規定是什么
2020-12-04有地契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