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指的是共同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在我國《刑法》中,只是明確規定了教唆犯的未遂,但實際上由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未完成犯罪的原因也不同,這使得共同犯罪形態在表現形式上多種多樣:
共同犯罪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1、共同犯罪中的未遂犯與既遂犯
簡單共同犯罪,又稱之為共同正犯(共同實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實行某種犯罪客觀要件的行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實行行為,相互配合,成為一個共同犯罪行為的整體,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行為應該從整體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們的共同實行行為未能得逞時,共同犯罪人都應該構成犯罪未遂。例如:甲乙兩人開槍射殺丙,兩人都沒有射中,丙乘機逃走,那么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或者其中數人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結果的發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起什么作用,但是他們的行為仍然構成犯罪既遂。
2、共同犯罪中的中止犯與既遂犯
共同實行犯的犯罪中止,情況較為復雜。共同實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實行犯罪的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并且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而共同停止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人均成立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過程中主動放棄犯罪者,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無效,轉而采取防止措施,避免了共同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則主動放棄者構成犯罪中止,其他共同實行犯則構成犯罪未遂。這些在《刑法》理論和實踐中均無疑義。存在爭論的是,在共同犯罪過程中一人主動放棄犯罪,并竭力阻止其他共同實行犯繼續犯罪,但因為力所不及,未能阻止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這時對主動放棄犯罪者應如何處理?客觀說認為,犯罪中止以徹底的放棄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為要件。犯罪結果之所以沒有發生,必須是由于其中止行為所致;否則犯罪結果未能被阻止,或者犯罪結果沒有發生是其他原因所致,自動放棄犯罪者不能構成犯罪中止。
主觀說認為,《刑法》對犯罪中止之所以規定減輕或免除處罰,是因為中止犯的主觀惡性比較小,為鼓勵犯罪人自動停止犯罪,使《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免受或者少受犯罪行為的侵害。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不同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共同犯罪人中某人自動放棄其犯罪行為,即使未能防止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應依法按照犯罪中止處罰。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轉讓一個有債務的公司
2021-01-18小公司股權分配有什么規定是什么
2021-03-02商標權轉讓流程及資料是怎樣的
2020-12-22死緩減為無期徒刑后能假釋嗎
2020-12-17法院出的調解書無法執行怎么辦
2020-12-18傷殘鑒定多久能下來
2020-12-24配偶被判刑,婚姻關系如何解除
2021-02-21離婚后撫養費標準
2021-02-09夫妻可對財產進行約定嗎
2020-12-31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因死亡勞動合同終止經濟補償有嗎
2020-12-05房屋租賃合同不蓋章按手印可以嗎
2020-11-27商場受傷有賠償嗎,商場受傷賠償金額怎樣來定
2021-01-09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賣主去世房產怎么過戶
2020-12-04崗位變更合同書怎么寫通知
2020-12-10員工簽勞務合同有什么風險
2020-12-01未成年人是否可以做生意
2020-12-09不激納養老金是否屬勞動爭議
2021-03-04壽險合同成立之后能否變更
2021-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