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區別是什么
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態,指的是共同犯罪的預備、未遂和中止。在我國《刑法》中,只是明確規定了教唆犯的未遂,但實際上由于共同犯罪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未完成犯罪的原因也不同,這使得共同犯罪形態在表現形式上多種多樣:
共同犯罪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1、共同犯罪中的未遂犯與既遂犯
簡單共同犯罪,又稱之為共同正犯(共同實行犯),即共同犯罪人共同故意實行某種犯罪客觀要件的行為。由于共同犯罪人各人的實行行為,相互配合,成為一個共同犯罪行為的整體,對他們每一個人的行為應該從整體上加以考察,所以在他們的共同實行行為未能得逞時,共同犯罪人都應該構成犯罪未遂。例如:甲乙兩人開槍射殺丙,兩人都沒有射中,丙乘機逃走,那么甲乙兩人的行為都構成了故意殺人罪(未遂)。如果共同犯罪人中一人或者其中數人的行為造成了危害結果的發生,其余共同犯罪人的行為對危害結果的發生沒有起什么作用,但是他們的行為仍然構成犯罪既遂。
2、共同犯罪中的中止犯與既遂犯
共同實行犯的犯罪中止,情況較為復雜。共同實行犯中一人在共同實行犯罪的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并且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而共同停止共同犯罪行為,共同犯罪人均成立犯罪中止;如果在共同犯罪過程中主動放棄犯罪者,勸說其他共同實行犯放棄犯罪無效,轉而采取防止措施,避免了共同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則主動放棄者構成犯罪中止,其他共同實行犯則構成犯罪未遂。這些在《刑法》理論和實踐中均無疑義。存在爭論的是,在共同犯罪過程中一人主動放棄犯罪,并竭力阻止其他共同實行犯繼續犯罪,但因為力所不及,未能阻止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這時對主動放棄犯罪者應如何處理?客觀說認為,犯罪中止以徹底的放棄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為要件。犯罪結果之所以沒有發生,必須是由于其中止行為所致;否則犯罪結果未能被阻止,或者犯罪結果沒有發生是其他原因所致,自動放棄犯罪者不能構成犯罪中止。
主觀說認為,《刑法》對犯罪中止之所以規定減輕或免除處罰,是因為中止犯的主觀惡性比較小,為鼓勵犯罪人自動停止犯罪,使《刑法》所保護的利益免受或者少受犯罪行為的侵害。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共同犯罪中止和未遂的不同相關內容。由此可見,共同犯罪人中某人自動放棄其犯罪行為,即使未能防止犯罪危害結果的發生,也應依法按照犯罪中止處罰。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保障性住房做抵押貸款嗎
2021-01-21土地轉讓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1-01-31訴訟費是否也要承擔連帶責任
2020-11-13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分居后還貸法律怎么規定
2021-02-09合同債權質押是什么
2021-02-09工程嚴重延期是否可以不履行合同
2021-03-09辭職在下個月發工資合法嗎
2021-01-24劃撥用地手續有哪些
2021-01-17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投資理財保險的定義
2021-03-03保險合同怎樣才能成立
2021-01-14快遞車逆行出事保險理賠嗎
2021-03-24交通事故中沒責任認定書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0-12-20保險法司法解釋(一)內容有哪些
2020-12-17土地轉讓流程有哪些
2020-12-07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哪些賠償責任
2020-12-29哪些部門是房屋征收和補償工作的主體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