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哪些?
1、地使用權的處置方式主要有土地出讓、土地租憑、土地作價出資(入股)、授權經營、保留劃撥。
2、照現行法律法規,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應無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由于地上建筑物的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具有不可分割性,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同時,應一并收回地上建筑物,但應給予原所有權人適當補償。
3、于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財產糾紛處理的方法是很明確的,總結一下為:
(一)協商解決。即由發生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就爭議雙當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礎上,就爭議的土地進行協商,取得一致意見的,簽定書面協議,并送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二)調解解決。雙方當事人協商不成時,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以向當地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處理申請。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接到申請后,先進行調解。調解達成協議的,制作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名或蓋章,調解人員署名并加蓋調解機關的印章。
(三)政府處理解決。當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但在調解書送達前,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反悔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及時提出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四)行政復議解決。政府對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決定在性質上屬于土地確權行為,即屬于政府的一種具體的行政行為,所以,如果當事人對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通過復議方式解決爭議。
(五)行政訴訟解決。如果當事人對有關復議機關的復議決定不服,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通過訴訟方式解決爭議。由于行政復議不是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所以,當事人如果對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也可以不經行政復議程序,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二、土地使用權年限是多少?
1、土地使用權年限是依據土地使用性質的不同其使用權年限也是不一樣的。
2、土地使用權指單位或個人依法或依約定,對國有土地或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
3、根據我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1)居住用地70年;
(2)工業用地50年;
(3)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
(4)商業、旅游、娛樂用地40年;
(5)倉儲用地50年;
(6)綜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
只有國家才有權力出讓土地使用權,而土地使用權人有合法轉讓的權利。在處置土地使用權時一定不要逾越法律的底線,因為違法處置土地使用權是很有可能要承擔刑事責任的。不同的處置方式有不同的條件、程序和要求,土地使用權人自己要留意一下。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什么?是怎么分類與計算的?
土地使用權轉讓要交哪些稅
土地使用權轉讓限制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后賣房子需要對方簽字嗎
2021-02-03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多少周歲勞動者依法享有自主擇業的權利
2020-12-06車禍傷殘鑒定時間
2020-11-18刑法中自首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1-07以格式條款簽訂得到合同叫什么
2020-12-13失聯多久可以報警立案
2020-11-21購房選房知道教你選購好房
2020-11-15拆遷房產證過戶需要什么證件
2021-02-04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是怎樣的
2021-03-26人保產品責任險條款
2020-11-23航班取消怎么賠償
2021-03-13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保險合同成立疑難問題研究
2020-11-26騎車人撞向汽車 司機無責也賠錢
2020-11-27企業財產保險最高額是多少
2020-12-19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對保險監督管理機構審批設立保險公司申請的期限是如何的
2021-01-14人身保險的代位求償權是如何體現的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