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搖撞騙的司法解釋是什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條規定,招搖撞騙罪是為謀取非法利益,假冒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損害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的行為。本罪的主體為一般主體,即任何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人都可以成為本罪的主體,非國家工作人員和國家工作人員均可構成本罪。
二、 與詐騙罪的界限
兩者都表現為欺騙行為,而且招搖撞騙罪也可以如詐騙罪那樣騙取財物,因而容易混淆。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在:
(1)侵害的客體不同。招搖撞騙罪侵犯的客體主要是國家機關的威信及其正常活動;而詐騙罪侵犯的客體僅限于公私財產權利。
(2)行為手段不同。招搖撞騙罪的手段只限于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進行詐騙;詐騙罪的手段并無此限制,而可以利用任何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手段和方式進行。
(3)犯罪的主觀目的不同。詐騙罪的犯罪目的,是希望非法占有公私財物;而招搖撞騙罪的犯罪目的,是追求非法利益,其內容較詐騙罪的目的廣泛一些,它可以包括非法占有公私財物,也可以包括其他非法利益占有。
(4)構成犯罪有無數額限制的不同。只有詐騙數額較大以上的公私財物的,才可構成詐騙罪;而法律對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罪的構成并無數額較大的要求,這是因為,這種犯罪未必一定表現為詐騙財物,而有可能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嚴重的社會危害性,首先和集中地表現為由特定的犯罪手段所決定的對國家機關的威信和正常活動的破壞。盡管招搖撞騙罪與詐騙罪有上述區別,但在行為人冒充國家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稱去騙取財物的情況下,一個行為同時觸犯了兩個罪名,屬于想象競合犯。處理想象競合犯的案件應當按照從一重罪處的原則。
(5)犯罪目的的不同。
招搖撞騙的行為顯然是嚴重違反了我國法律中的相關規定的,具體情況下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和認定,特別是在犯罪事實的認定上,如果構成了多次進行招搖撞騙的、或者是冒充軍人進行招搖撞騙的,還應當按照嚴重的情況來進行處罰。
招搖撞騙罪刑事處罰是怎樣規定的?
招搖撞騙罪的司法解釋有什么內容
招搖撞騙罪的立案標準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私營企業應當如何辦理年度檢驗
2020-12-03可能導致專利新穎性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抵押擔保物不夠償還債務怎么辦
2020-12-10擔保合同能獨立存在嗎
2021-02-27存單質押貸款辦理手續和具體流程
2020-12-23老人去世后房產繼承交稅嗎
2021-02-06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交通肇事保險公司可以先予執行嗎
2021-03-15保險公司的組織形式是怎樣的
2020-12-06車主購買車險后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不賠
2020-12-09摩托車撞到汽車交強險賠嗎
2021-02-05車在收費停車場被劃怎么索賠呢
2020-12-22試論保險受益人制度
2021-01-30錨桿制作工程承包協議范本
2021-01-20新農村建設搬遷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21按份分割后的房產如何進行拆遷分配
2020-12-17拆遷補償只能要錢嗎
2021-03-072020年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及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