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犯罪的意識形態是什么
犯罪主觀方面的內容,或者說罪過的內容,是指我國刑法規定的行為人實施犯罪的,必須認識的事實內容和必須具有的意志狀態。
(1)行為人對自己行為及其結果的社會危害性的認識,或者說對與犯罪客體有關的事實及性質的認識。
(2)行為人對犯罪的基本事實情況的認識,或者說對犯罪客觀方面有關的事實的認識。行為人對犯罪基本事實情況的認識首先包括了危害行為、危害結果和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認識。只有當刑法分則明確要求行為人對犯罪的時間、地點和方法等事實也要有認識時,犯罪客觀方面中的選擇要件,才能構成特定犯罪罪過的內容。
我國刑法并沒有要求行為人認識自己的行為是違反刑事法律規定的行為,即不要求認識刑事違法性。如果不認識行為的刑事違法性就不能構成罪過,不負刑事責任的話,那么就容易使有些人借口不懂法律逃避應負的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刑法》
第十四條【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第十五條【過失犯罪】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是過失犯罪。
過失犯罪,法律有規定的才負刑事責任。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整理的相關內容,刑法犯罪的意識形態主要是故意犯罪和過失犯罪,在一般情況下,故意犯罪的定罪量刑,是重于過失犯罪的定罪量刑的,因為這危害性較大。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如果您還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制執行公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02孩子在學校受傷的學校擔責還是老師擔責
2020-12-01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網吧單位違法如何處罰
2020-11-14什么是空頭支票,空頭支票是不是空白支票
2020-12-20贈與房產不可要回的情形
2021-01-16哪些情形禁止結婚,干涉結婚違法嗎
2020-11-19如何保障老年人的婚姻自由權?
2020-12-25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未成年的房產可以用于父母抵押嗎
2021-03-26強制執行的房產能否解押
2020-12-05關于商業銀行的擔保規定
2020-12-02上海房產繼承糾紛案
2021-02-04土地確權后能否做擔保抵押
2020-12-02不動產登記公告的主要內容包括什么
2021-03-05勞務外包工作中,勞動者受傷該由誰負責
2021-02-05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2020-12-22交通意外險理賠會賠多少
2020-11-16社會保險法第九條規定什么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20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