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
2、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
3、顯失公平的合同。相對無效合同而言,可撤銷合同的有效與否取決于有撤銷權的一方當事人是否行使撤銷權,在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之前,可撤銷合同的法律效力既不絕對無效,也不是絕對有效,而是處于一種效力待定狀態。為了使合同效力狀態盡快確定下來,法律對當事人行使撤銷權規定了相應期限。撤銷權的行使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撤銷事由之日計算。
本案在雙方達成協議后,發現王先生有不良癥狀,對方與王先生達成的“其他責任自負”之調解協議顯屬重大誤解,如果王先生起訴至法院,要求賠償,符合法律的規定,能夠得到法院的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法庭上做偽證不犯法嗎
2021-02-28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什么叫保證期間
2020-11-09簽訂交通事故的賠償協議應注意哪些
2021-03-06合伙人鬧翻了怎么撤資
2021-01-12父母離婚后孩子姓氏問題
2021-02-01農村家庭贍養協議怎樣寫
2020-11-08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地未做約定應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3人民法院對和解申請的審查重點是什么
2021-03-22倒車輕微碰撞算是肇事嗎
2021-01-29家暴起訴狀怎么寫
2020-11-22農村住房可以登記為個體戶經營場所嗎
2020-12-03雇傭關系的認定條件是什么
2021-02-03汽車玻璃險理賠范圍
2021-01-12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交通意外保險協議
2020-11-2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呢
2021-02-10住改非遇拆遷是按照商鋪補償嗎
2021-01-21高鐵拆遷是強制性的嗎,必須拆遷嗎
2021-01-26沈陽市和平區失農民房屋拆遷補償規定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