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國家收回土地使用補償法律依據是什么?
國家收回土地使用的補償,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二十條的有關規定: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并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
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有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程序應當采?。合刃姓魇辗课菁暗厣细街?,補償到位后再實施“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盁o償”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程序應當采?。合刃惺栈貒型恋厥褂脵?,需要補償的給予補償再拆除或沒收房屋及地上附著物,不需要補償的直接拆除或沒收房屋及地上附著物。沒有地上建筑物、構筑物的直接收回土地。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五條 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征收:
(一)軍事和外交需要用地的;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通信、郵政等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用地的;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區綜合服務、社會福利、市政公用、優撫安置、英烈保護等公共事業需要用地的;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扶貧搬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需要用地的;
(五)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準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組織實施的成片開發建設需要用地的;
(六)法律規定為公共利益需要可以征收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其他情形。
前款規定的建設活動,應當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和專項規劃;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建設活動,還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年度計劃;第(五)項規定的成片開發并應當符合國務院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規定的標準。
我國法律上明確規定了土地是屬于國家的,并不存在個人之間進行土地交易的情況,國家根據城市規劃可以對出讓的土地進行回收,但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給予當事人的補償,具體的安置補償計劃是結合實際的土地收回情況而定的。
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情況有哪些?
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可以收回土地嗎?
土地使用權能不能轉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騙保有追訴時效嗎
2021-01-28交通事故做完鑒定多長時間拿到賠償
2021-03-20公務員錄用公示期間舉報如何解決
2021-03-18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離婚后財產糾紛案訴訟時效
2020-12-21遺贈撫養協議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1-01-08家庭冷暴力離婚能索要賠償嗎
2021-03-11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審判階段律師可以做什么
2020-11-09哪些非婚生子女享有繼承權
2020-12-11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企業勞動爭議協商調解規定
2020-12-19飛機航空管制延誤賠償
2020-11-20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保險合同要怎么合法訂立
2021-03-14合同的法定解除權在什么時候體現呢
2021-03-12我國人身保險合同中的自殺條款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7保險公司對醉酒駕車者是否承擔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