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出人命”案例
案例1:就在幾天前,因飲酒過量猝死的某飯店停車收費員田某的家屬,與當時酒桌上的兩名“酒友”侯某和王某在海淀法院對簿公堂。田某家屬要求對方承擔40%的責任,索賠13萬余元。庭審當天,他們決定將其他陪酒人員查清身份后也追加為被告。據田某家屬說,和田某一塊兒喝酒的都是趴活兒司機。今年1月3日中午,田某應邀到某飯店喝酒,喝了3個白酒口杯和不少的啤酒后,神志已經不太清醒,之后侯某等人又帶他來到王某的住處繼續喝酒。事發后經公安機關調查認定,田某是因喝酒過度而猝死。田某的家屬認為,侯某、王某等人在飲酒過程中未加勸阻,反而不停勸酒,田某昏迷后又未及時搶救,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案例2:今年3月,宣武法院接到一紙訴狀:今年2月21日,王某與4名好友一同到**飯店就餐,席間,5人推杯換盞喝得好不熱鬧。因王某飲酒過量,崔某主動護送王某回家。但是,崔某并未直接將王某送至家中,而是送到了其住處附近。第二天早晨,路人發現王某死在路邊。經法醫鑒定:王某系“飲酒后凍死”。王某的家屬認為,由于4名酒友在與王某一起喝酒時未盡勸阻義務,酒后也未盡到照看、扶助義務,致使王某飲酒后凍死在路旁,于是將4名酒友一并告上法院,索賠喪葬費、被撫養人生活費、死亡賠償金、精神損失費等56.3萬元中的70%,即39.41萬余。
說法
酒友:哥們兒是酒桌上喝出來的
喝酒能烘托氣氛,常和朋友在酒桌上談事兒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們領導嘴邊上常掛著一句話:“賭越賭越薄,酒越喝越厚。”張先生說,酒桌上有酒桌上的文化,酒精濃度更能拉近兩個人的距離,當兩個人清醒的時候可能不容易打開話匣子,但當酒過三巡,人越來越興奮,隔閡漸漸消除,話也就多了,“哥們兒就是這樣產生的。”所以有句俗話講,“感情深一口悶”,在酒桌上勸酒是常事兒。在張先生看來,喝酒能了解一個人的性情,不認識的兩個人可能僅僅因為一頓酒就成了兄弟,一個人可交不可交有時候通過喝酒就能看出來,而平時不容易辦成的事酒桌上也許就能擺平。
專家:原則上責任自負
在喝酒引發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中,原則上責任自負。因為究竟有多少酒量只有自己才知道,根據心情、狀態、環境的不同,一個人的酒量也會發生變化,別人是無法判斷的。當自己無法把握或判斷失誤的時候,后果應當由自己承擔。北京大學法學系教授佟-強及人民大學法學院王*玉教授均表示,基于此,對于因喝酒產生的損害后果,其本人應當承擔主要責任。
4種情形酒友應擔責
1.強迫性勸酒
酒桌上可能會出現類似的話:“你今兒非喝不可,不喝就別想走!”作為酒友,如果在飲酒過程中有明顯的強迫性的勸酒行為,如故意灌酒、用話要挾、刺激對方、不喝就不依不饒等,只要主觀上存在過錯,此時對于損害后果的發生,“酒友”應當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佟*授認為,這種勸酒還應包括在對方已喝醉、意識不清、沒有自制力的情況下,仍勸其喝酒的行為。
2.明知對方不能喝酒
在因喝酒引發對方如心臟病等疾病的發作,導致死亡等損害后果的情況下,佟*授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是否知道對方的身體狀況,成為“酒友”應否承擔過錯責任的前提。如果“酒友”不知道,在勸了少量酒的情況下,對方誘發疾病,此時酒友無需承擔過錯責任。但依據《民法通則》中的公平責任原則,如果法院判決“酒友”承擔一部分賠償責任的話,也是合理的。而對此王教授認為,只要喝酒是損害后果的誘因,無論“酒友”是否明知對方的身體狀況不能喝酒,一旦有強迫性的勸酒行為,都應承擔責任,只不過“明知”的情況下責任更大。
3.未將醉酒者安全送達
如果發生類似于王某“酒后凍死”的情況,酒友是否要承擔責任呢?對此,專家表示,需要有證據證明飲酒者當時的神志狀況,如果飲酒者已經失去或即將失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無法支配自己的行為時,酒友沒有將其送至醫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或者不足以在合理的時間內讓其達到有人照顧的情況(比如家中無人),此時若出現意外,酒友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4.酒后駕車未勸阻
雖然法律上并沒有對酒后駕車酒友是否有義務進行勸阻進行明文規定,但佟*授認為,在明知對方酒后駕車而不加以勸阻的情況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會承擔一定的責任。但在已盡到勸阻義務,而對方不聽勸阻的情況下,酒友是可以免責的。同樣,在明知對方喝多了,語無倫次、神志不清的情況下,酒友應該勸阻其不要喝酒,而且能夠進行勸阻時卻沒有勸阻,以致出現意外,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在其他情況下,酒友是沒有勸阻義務的。對于酒后駕車應否勸阻的問題,王教授則認為,不管酒友是否進行阻止,只要這種阻止沒有發生效果,導致損害后果的發生,酒友都應承擔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雇傭關系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3-22簽了贍養協議現在不給錢能告他嗎
2021-03-03轉讓質押股權由誰來擔責
2020-12-19標志設計包括哪些步驟
2021-03-24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冰毒販毒量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10如何書寫遺囑
2021-01-09民事案件延長審限的適用情形
2021-02-24交通事故如何處理及交通事故處理技巧
2020-11-25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欺詐損害國家利益合同可以生效嗎
2020-11-24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非法侵入住宅罪立案標準和犯罪構成
2020-12-14人事外包風險有哪些
2020-11-23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效力及缺失
2021-01-22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飛機買延誤險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3-09再保險合同的分類具體有哪些呢
2021-03-22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